戏装体验项目一炮而红,大受欢迎!>
摆设戏装的八个明黄暖棚前,聚集的人群始终不散!>
大把的外汇券随着一套套服装的出租,收进了钱箱!>
最后两个棚设有更衣室,在里面换装的人就没断过。>
特别是由于换一套衣服比较麻烦,现代人又不熟悉古代服饰穿戴方式,许多客人往往得请求工作人员的指点和帮助。>
那就更费时间,以至于更衣室外,那些掏钱的人都排上了队。>
而十个侍卫打扮的工作人员简直成了世界上最忙的人。>
他们既要为顾客介绍服装,帮着顾客穿戴服装,还得注意维护现场秩序,甚至抽空出去摆仪仗,为顾客充当背景人。>
所以痛并快乐着!>
这就是他们忙得四脖子汗流,所感受到的矛盾滋味。>
当然,这种情感围观的广大人民群众也有,或许还更强烈一些。>
因为要论情感,没人能比京城的老百姓们更热爱电影。>
这是这个年代,所有京城人的共同爱好。>
围观的人中,有的人甚至能把《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里主要角色的台词背上一大段儿,比原班主演还熟悉,丁点儿都不带错的。>
要论历史知识,聚集在这里的人们中,并不缺乏知识份子,兴许好些人就是专门研究清史的。>
说起什么叫袍,什么叫褂,什么叫披领,什么叫立水,他们能讲上一天。>
甚至有的人都能给拍电影的李韩祥挑出毛病来。>
恨不得早就想告诉这位大导演,他的电影里豹尾班侍卫有滥用的情况。>
如登基大典上挥舞静鞭的鸣鞭校尉理应穿红缎小团葵花袍。>
如僧格林沁的亲兵绝不可能动用皇帝的仪仗。>
所以可想而知,这些人心里的蠢蠢欲动有多么强烈啊。>
就凭这样的资格,这种体验理应以他们为先才是。>
可问题是,什么重要也没钱包重要啊。>
哪怕这些人再爱这些电影里的装束,再希望亲身体验一把充当历史人物的感受也没用。>
谁让你们囊中羞涩,舍不得掏这份银子呢。>
那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海外人士大玩儿角色扮演,得意洋洋穿着这些几近逼真的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