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那下脚料的丸子自然也获得了极高的信誉背书。>
来买的人尝了,都觉得荤的丸子肉多,素的丸子菜码多。>
只会认为是饭庄厚道,就是要给老百姓实惠,根本就没人会想到这原材料本来是要扔的。>
结果原本只是平平无奇,食材颇杂的丸子,反倒被顾客们当成了一种独有特色。>
远比其他店家用好材料做的丸子还讨人喜欢。>
这样的热捧让人怎么说呢?>
真不能说是“坛宫”蛮干有理,误打误撞创造了经典。>
只能说是顾客盲目迷信,自己脑补出来的热销产品啦。>
用三十年后的网络用语说,那是把点心店给“迪化”了。>
但可笑归可笑,相信任何一个商家都乐见于此。>
尤其是宁卫民逐渐发现,点心店的火爆,对于“坛宫”的高端客户,影响也不容小觑啊。>
要知道,往往头一次来吃席的顾客,一见到楼下点心店热闹成这样。>
便会先入为主的认为这饭庄绝对名符其实,肯定手艺独到。>
居然连做点面食都引得这么多人,那大菜更是值得品尝,兴致自然高涨。>
等到真进入饭庄,客人更会被独具特色的内装修所震撼,被周到的服务伺候得无比舒坦。>
说白了,光看着这里的服务人员积极热情的服务态度,就让人觉得心情愉快。>
别说“坛宫”的宫廷菜确有自己的特色和绝活了,烹饪水平相当高。>
哪怕真是普普通通的手艺,在这样的情形下品尝起来,客人也会觉得滋味远胜别处一筹。>
所以实际上,往往顾客在“坛宫”吃饭,感受都不错,很有点留恋不愿离去的意思。>
哪怕是碍于经济能力所限,许多人都知道自己再难有光顾的机会。>
但也一定会对“坛宫”留下了极为深刻的美好印象,对这次用餐经历倍感高兴。>
为此对请客的主人感谢备至的。>
反过来见到客人这么高兴,请客的人同样会感到倍儿有面子,这钱花得值。>
那可想而知,在这种宾主尽欢情况下,宁卫民根据餐厅的提议,委托罗师傅做的“京八件”礼盒,又摆在了营业区的醒目位置,那还能不好卖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