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热乎了起来。
仍然像盛开的鲜花一样,引得人们就跟蜜蜂蝴蝶一样往他们的店里钻。
论生意兴隆的程度,其实一点也不比其他大张旗鼓开张的买卖差。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呢。
不是因为别的,东西便宜就是最大的法宝啊。
哪怕宁卫民和张士慧为了防止旁人起疑,他们店里售卖的烟酒还加了一点点的利润。
比起他们卖给熟人,什么价来,什么价出,可要贵一些。
可即便如此,终究是比副食店还要便宜一些啊。
这就让他们品种匮乏的货色拥有了让普通老百姓难以拒绝的吸引力。
当天他们开张做成第一笔买卖,时间已经快临近九点半了。
一个纯属是闲的没事瞎溜达的主儿推开了店门。
就这位,四五十岁的男性,秃头,瘦脸。
身穿跨栏背心大裤衩,脚上踢踏着一双白边布鞋。
一手拿个大草帽扇着风,另外的手里还一网兜子的黄瓜西红柿。
标准的下里巴人形象,用三十年后的话来说就是 丝一位,还是个油腻大叔。
没的说,肯定是家住附近逛菜市回家,中途偶然发现新开的店,好奇进来溜达一趟的。
要说这位作为店里的第一个顾客,谱儿可够大的,大大咧咧进了门儿。
先是上上下下打量了柜台后几个年轻人好几眼,然后就东瞅瞅西看看。
直到刘炜主动招呼他了好几次,“同志,您买点什么?”
他才终于问了价,然后掏钱买了瓶二锅头和一盒“八达岭”。
最绝的是,买完东西了,这位倒开始训上人了。
说的话特别不受听,让人打心眼里腻味。
“你们个体的啊?”
“对啊。”
“有执照吗?”
“有啊。”
“那怎么没见你们挂出来啊。”
张士慧听着不对劲,底下拉了媳妇一把,他插话进来了。
“想看我们执照啊?行啊!可你到底是工商的税务的?拿工作证看看吧。”
“嘿,年纪轻轻的,说话够葛的啊!我可告诉你们,做生意就得实在点,你们要敢糊弄老百姓,小心给你们贴封条……”
“哎,你什么意思啊?我们怎么了?你把话说明白了……”
“我呀,就给你们打个预防针。现在个体有几个不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