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黄建石意外去世的事儿震动了公共卫生学和流行病学界。
因为国内医疗环境恶劣,医护待遇差,宿舍条件也差,工作量太大,有许多医学生经常找黄建石抱怨。而这位从米国回来的流行病学教授往往会反问道:你对于刚才抱怨的这些事儿,能做点什么吗?
这句反问激励了不少学生,同样也在激励他自己。
sars过去已经三年了,他已然进了卫生部工作,在为医改和应对下一次公共卫生事件做出努力。同时,他也是医学科普作家,放到互联网发达的十多年后,绝对的医疗界大v。
就因为他太专注于工作和改变医疗现状,黄建石有些忽视自己的身体健康。
祁镜本来就是黄玉淮的关门弟子,专攻的传染病学,不可能不知道这个消息。黄建石从发现自己的多发性骨髓瘤()到离开人世,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米国的治疗和进口药也没能留下他。(1)
老天爷对他不公,祁镜希望能改变点什么,就算多留他一会儿也好。
黄建石脑子里全是怎么对抗新病毒的办法,忽然问起他自己的身体问题,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体检?体检年年都在做,身体也一直挺好啊,你问这个干嘛?”
掐指算起来还有整整五年,祁镜也不是很急,就想着等疫苗的研发上了轨道后再来好好和他聊聊这事儿:“黄老师上了年纪了,我就是随口关心下。”
“我能有什么事儿,一直都挺好的。”
“好什么好啊。”听到有人也在关心黄建石的身体,坐在前排的那位女学生忽然抱怨了起来,“前段时间您还在说胸口疼呢。”
“哦?黄老师,胸痛可大可小啊。”
“啊呀,别听她瞎说~”黄建石连忙解释道,“去自家医院查过,心脏心血管都没问题,肺也挺好的。”
“可你当初的胸痛是客观存在的啊。”
“那也当初嘛,现在不是挺好么。”
“当初?”女学生急了,“也就半个月前的事情!”
“心肺都是好的,你让我查什么?”
胸痛的大问题就这两个,急诊基本排除掉这两点后就没什么需要特别担心的了。祁镜听着点了点头,话却根本没停:“心肺好的,那骨头呢?”
“骨头?”
“嗯,骨头。”祁镜摸着自己的肋骨,“万一是骨头痛,那也得查啊。”
“不太像肋骨出问题啊。”黄建石回忆起了之前发病时的一些感受,“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