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踢脚来自对面。对面便是《摩登画报》的地盘。
很显然,《摩登画报》的某个坏小子不满76号的特务而给的下马威。
那些记者们,看着谦谦有礼的,其实,一个比一个坏!
——这是于有鱼对记者们的评价。他自我感觉良好,自己既谦虚还不坏。
这一点,与《摩登画报》的记者们不谋而合。记者们一向认为自己是在乱世当中遇见兵的秀才,很谦虚,很不坏!但既然有理说清不清,还备受欺辱,士可杀不可辱,不如干一票!
然而,记者们毕竟不是玩枪杆子的,笔杆子一时半刻又玩不死人,于是,便唆使一个实习的愣头青点了几个二踢脚。
记者们有气,气太大了。本来,圣母慈善医院应该属于《摩登画报》。
《摩登画报》效益还不错,就想着扩大生产,购买对面的圣母慈善医院。如此,整个圣母教堂大楼就全属于《摩登画报》了。
圣母教堂大楼,起初全部是教堂,但规模不大。即便这样,教堂后来又办个慈善医院,就是圣母慈善医院。不知是教堂影响力不大,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反正教堂一直很拮据,何况,还有个免费的慈善医院。
后来,教堂的修女们一个个离开,教堂大楼便易主了。
接手的老板是个虔诚的教徒,就没更改“圣母教堂”的标识,也没停办慈善医院,只是把医院对面的楼,当作了自己贸易公司的办公场所。
再后来,老板去世,他的儿子继承家业。但这儿子是个败家子,很快挥霍完了贸易公司的家产,无奈,便把圣母教堂大楼卖了一半,卖给《摩登画报》。
即便这样,还不够挥霍,于是,这败家子便又打上了慈善医院的主意,主意简单:收费。不但收费,还克扣大夫和护士薪水。这一来,很快医院也衰败了。
与之相反,《摩登画报》却是蒸蒸日上,便准备并购剩下的一半楼。
然而,76号出手了。伏地魔对那败家子恩威并用,便以几乎是免费的价格得到了圣母慈善医院。
消息很快传到了《摩登画报》,众记者们是义愤填膺,却别无良策,只能愤恨这大楼的设计者。
设计者,估计是个思想前卫的主儿。他既考虑了西方美学,又加入传统元素,搞了一个孪生连体教堂楼。
这楼,坐北朝南,左右孪生、连体,中间是宽敞的大厅。大厅的南边是楼梯和出口,北边是一排房屋,有厨房、厕所、杂物间等。
如果大楼属于一家,设计也没什么大的毛病,问题在于,它现在属于水火不容的两方。这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难免会有摩擦。
摩擦?76号的特务正盼着呢!
因而,在被二踢脚袭击后,一干人等便冲到大厅,骂骂咧咧的,鬼哭狼嚎的,对《摩登画报》示威。
《摩登画报》内也冲出一堆人,当中几个乳毛未退的小子,拍着屁股,嗷嗷狂骂。
闹的不可开交时,一人来到双方中间,告诫记者们切莫辱了斯文。
记者们闭嘴不言。
见状,76号的人也休战不语。
东方三里打量来者,只见他四十来岁,中等身材,腆着个肚子;西服板正,领带笔挺,小皮鞋也锃亮;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脑袋:周围一圈毛油光闪亮,中间秃顶则白的晃眼;对了,口中还叼着的烟斗,手里拎着文明棍。
此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个十足的混蛋。最起码,东方三里这么认为。
然而,他自我介绍后,东方三里便惊呆了。
“鄙人布仁德,叨扰了,叨扰了。”
布仁德,在上海滩可能没几个人知晓,但布仁德的笔名“不说话”,那绝对是赫赫有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布仁德是《摩登画报》的创办者,也是社长,总编,更是总主笔。《摩登画报》的很多经典照片、漫画和配文,都是出自他手,署名“不说话”。
此人,用伏地魔的话就是,“坏的高深莫测!”
此人,平时看起来就是个坏人,特别那硕大、闪光的脑袋,真想拎把菜刀将它开了瓢。然而,当你看到他那充满真诚的笑脸,听到他那又谦虚又文雅的言语,便会想想:开,还是不开?这老小子似乎没那么坏!
看起来既坏又没那么坏的布仁德,自报家门后,便冲着76号的人鞠躬行礼,接着又是道歉又是自责。
见状,伏地魔上前,也是先自我介绍,再就是不断鞠躬自责。
“阁下就是新任院长?”布仁德似乎惊奇的口气,随后便长吁一口气,“幸甚幸甚,从此,圣母再次光照人间,济世救人,幸莫大焉!”
“鄙人正是圣母慈善医院新任院长,然,鄙人才疏学浅,只愿能以心渡人,做力所能及之事。”伏地魔拽着雅语文词回答,随后便恭维对方,“仁德兄,声名远播,以笔救人救国,实乃吾辈之楷模,此乃民众之幸也,国家之幸也!”
“那里那里……”
“客气客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