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衣少年五日后如约而至,带着白牙子师徒前往内城。
杨不武好奇地看着内城的景致,这是一片红色的世界,满目皆是红色的殿宇和身着红色服饰的剑炉弟子,加上更甚几分的灼热气息,整个人的情绪也莫名变得亢奋起来。
内城正中一座形如巨炉的殿宇格外雄伟,那是天炉殿,进入天炉的必经之路,剑炉真正的中枢之地。
三人当然不可能去那,而是沿着城墙根而行,不多时就来到了一处看起来极寻常的红色石屋。
屋外有一辆水车,屋内隐现着红光,氤氲的白色蒸汽由屋内弥漫而出,将整间石屋遮蔽。
三人站在屋门外,红衣少年向着屋内喊道:“二公子,求器者来了!”
白牙子听了,颇有些意外,“难道为我们炼器是你家二公子?”
杨不武也有些意外,师傅介绍剑炉时就提到过这位二公子。
红衣少年笑着点头。
白牙子脸上顿时露出喜色。
剑炉开山立宗已逾两千年,千年前楚兴魏灭时因为严守中立而让司马无疆不喜,其后宗门一度步履维艰,直到第十代宗主上任后,才渐渐恢复了与皇族的关系,更是凭借着赤月天炉,成为了大楚军队最重要的灵器来源地。
剑炉当今宗主淳于冶望十年前就已是炼器仙师,次子淳于秋白也继承了家族的血脉天赋,年纪轻轻就成为了炼器圣师。
按照惯例,求器只约定需要怎样的炼器师,由何人炼器却是由宗门安排,如果由剑炉二公子为杨不武炼制一柄灵兵,自然非同一般。
等了一会,见屋内无人应声,红衣少年再度喊道:“二公子,求器者来了!”
“进来吧!”数息后,石屋内终于传出一句人语。
红衣少年快走两步,白牙子与杨不武紧随其后。
石屋内蒸气弥漫,但亦可见一座铸造台,一张巨大的方盘,还有一尊似金非金,似瓷非瓷的两丈高火炉。
这尊火炉格外引起了杨不武的注意,炉壁錾刻着金色的蛇纹符文,紧贴炉身的五尊青龙塑像在炉火的掩映下如在炉壁上游走。
火炉安放在一大块圆形的白色玉石上,上面嵌有十二个张着血盆大口的独角玉兽头,玉石下面流动的岩浆似被惊到的野兽一般躁动不安,十二个玉兽头不断喷涌出暗火色的火舌,贪婪地舔食着炉底。
这座火炉是一件天阶下品的灵器,那玉石也是一件接引地火的灵器。
放置着如此一尊天阶火炉,石屋里不仅没有灼热感,反而是异常的凉爽,原来在炉房的四壁各嵌着一块圆形晶玉,正不断地散发着寒气。
这种冰魄晶玉产自东漓海底,极其的珍贵,远非外城那些店铺所用的冰晶石可比,这座炉房竟然用它来降温,也足见剑炉的不凡底蕴。
氤氲蒸汽中,红衣少年伸长了脖颈,探头往里看去。
杨不武这才发现,在炉房最里处一大堆灵矿旁边,坐着一位同样身穿红衣的少年,这少年极其专注地看着手中的几块灵矿,平静地就像是炉房里的一部分。
红衣少年神情骤肃,向白牙子和杨不武摆了摆手,示意不要说话,似是很怕会打扰到少年的沉思。
那沉思的少年自然就是二公子淳于秋白。
直过了一盏茶的时间,淳于秋白终于抬起头来,自言自语道:“用雌黄铁精矿融合云母铜矿炼制剑胎,再加上九煞寒蝎的内丹,会让剑器增加些许收敛灵力的效果。”
他接着点了点头,似是肯定了自己的想法,但很快又蹙紧了眉头,仍是自言自语道:“但用剑之人是残脉之身,不过‘半境’,灵力太过孱弱,修行的又是一种极耗灵力的剑经,那就还需要錾刻合适的符纹,让他在使用这柄剑时可以更平缓输出灵力。”
说完,他又陷入沉思之中,但很快就从灵矿旁起身,直接对红衣少年说道:“开炉,六兽火力!”
直到这时,杨不武方才看清这位剑炉二公子的面容,十六七岁年纪,方脸大耳,神态憨厚,相貌极其的普通,即使是坐在一起,也不会给人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红衣少年应了一声,一道灵力从他的双臂上沁出,瞬间在那白色玉石上流淌开来,玉石下汹涌的岩浆顿时安静不少,十二个玉兽头便有六个停止了喷涌火舌。
淳于秋白走上前去,右手在胸前结出一个手印,数息后那炉顶就如同蚌壳一般分开,无数道瑞气从其间透出,将整个石屋照耀地瑰丽无比。
“起!”
淳于秋白一声低喝,炉顶处瑞气更盛,一块长条形的剑胎被无数炙热的红线包裹,从炉中缓缓飘飞而出。
这块剑胎一出,杨不武立即感觉到了惊人的热力,石屋中的温度陡然升高,虽然四壁镶有冰魄晶玉,脸颊上还是滚落下一颗颗汗珠。
然而淳于秋白却没有一丝热意,甚至他的身上开始泛起湛蓝色的细小冰砂,很显然,他是一位具有冰灵根的灵修者。
成为炼器师不需要拥有冰灵根,但卓越的炼器师一定拥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