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陈有福的节食困难,李青竹做起来就轻松多了。
毕竟想吃些好的都做不到。家里条件摆在这,吃饱都困难。
李氏自己当家做主,伙食上依然延续了王氏的杂粮饼子咸萝卜。
李青竹心里想到,自己这身体是虚胖,应该是新鲜蔬菜吃的少,盐分吃多了,造成了身体的水肿虚胖。
平时吃饭就很少吃咸萝卜了,大部分时间就是啃干饼子。
天刚刚蒙蒙亮,李氏就起床去了地里收割菠菜。
分给三房的五亩地,其中有五分地种了菠菜。李青竹和李青柏也跟着起了个大早,三人忙到天亮,捡着个头大成熟了的菠菜割下来码好,用草绳子栓的一捆捆的。
收割完可以卖的菠菜,大概一百斤左右的样子。三人回家拿了杂粮饼子就背着菠菜去赶集了。
双庙镇是离家最近的一个镇,逢五和十是赶集的日子。
今天是三月十五,附近村里需要买东西的村民都来赶集了。
李青竹对这样农村的赶集并不陌生,从小都是在农村长大的,只是自己上了高中以后就去了县城。
那时候父亲才开始做生意,赶上了好时候慢慢富起来,到了自己上大学的时候,父亲的生意已经很壮大了,自己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富二代。
镇上熙熙攘攘的,人真不少。李氏带着几个孩子找了个靠近中心的位置。
因为来的早,刚好有空位子。刚把菠菜放下,就被一个五大三粗的三十多岁的壮汉给挤到了一边。
大汉嘴里还嚷着:“离远点,这是我的摊子。”说完便要把他的肉摊支上,原来是个卖猪肉的屠户。
李氏惹不起,便要往远处挪。李青竹却不吃这一套。冲大汉问道:“怎么,这个摊位你是交钱买下了还是租下了?”
壮汉没想到这么瘦弱的娘几个敢这样质问他,不悦的说道:“每次赶集我都占这个地方,怎么你不同意?”
李青竹说:“既然你没有买也没有租,那么这个位置就是讲究个先来后到,我们到的早,凭什么要让给你?”
李氏拉了一下青竹的袖子,小声说道:“咱们往旁边挪挪就好。”
李青柏却挺着瘦弱的胸膛,支持起李青竹。对着壮汉说:“大叔,我妹妹说得对,占地方本来就讲究个先来后到,我们今年是第一次过来赶集卖菜,还请你多谅解。”说完便把菜又放回了原来的地方。
壮汉有些恼怒,说道:“就你们这点菜,在哪里卖不了,随便找个地方,一会也卖完了,我这猪肉不一样,不在个好地方,卖的慢,等晚了就臭了,还怎么卖!”
李青竹本来觉得壮汉是个硬茬,还以为要动手才能解决问题,没想到,看样子还不算是太霸道。
那就好话好说。
于是也软了语气,说道:“大叔,虽然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是事实就是我们先来的。这里摆摊的都是先来后到选位置的,你要占这个位置,总不能让我们白白让给你。”
壮汉想了一下便说:“这样吧,就你这几筐菠菜,也不占地方,你就放在我肉摊旁边,这样咱谁也不耽误。我给你割半斤肉算是你帮我占地方的感谢怎么样?”
李青竹立马痛快的答道:“成交。”
便把菠菜筐搁在猪头摊的一头,几个人往里面挤了挤,尽量不堵着别的摊位。
壮汉从一扇猪肉上用刀割下了一块肥瘦相间的肉,也没有称重,半斤是足够了。
递给李青竹,嘴里还说道:“最新鲜的肉,你放好了。看不出来,小丫头还挺会讲理的。”
李青竹约莫着自己现在穿越的地方应该是前世的华东地区,口音,习惯,风俗,甚至食物,都有点鲁西北的影子。
没有山,就是个大平原。可惜了自己前世还是巴蜀的辣妹子。最近吃的饭菜,都淡的没胃口了。
真是想抓一把朝天椒塞到嘴里。这个季节的北方,新鲜蔬菜非常少。
无非就是储藏了一冬天的萝卜,白菜等。菠菜是年前种下的耐寒的蔬菜。这时候是第一次收割。
所以,新鲜的菠菜还是非常受欢迎的。
菠菜一亮出来,城镇上的人很快就有人发现了,过来问;“菠菜怎么卖的?”
李氏答:“一文钱一斤。”
那人便讲价道:“贵了,贵了,你看新鲜的白菜萝卜才多少钱,人家一文钱两斤,你这一文钱一斤也太贵了。便宜点,我买点。”
李氏还没说话,李青竹便说道:“大叔你吃了一冬天的萝卜白菜了,就不想换点菜吃?这菠菜跟萝卜白菜可不一样,一亩地长出来的还不如萝卜白菜一半的量,所以价格高点也是正常。
你看这集上卖菠菜的可不多,谁舍得把地空出来种菠菜是不是,种点小卖还多吃点粮食呢。”
那人没讲下来价反而被小姑娘给上了一课,也不再多讲,就说:“来二斤来二斤,小姑娘嘴可真会说。”
称了两斤菠菜递给那人,李氏算是开了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