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彝的陪同下,出了黄册库,迎着夜晚湿润却又凉爽的湖风吹了一会,清醒了一下因为高强度工作一天而有些昏胀的脑袋后。朱由栋转过身来,对着一直跟着他,配合他对黄册进行查证了整整一天的太子朱慈燚道:“如何?”
“父皇,儿臣从小就听老师、母妃讲述过您在冲龄之际,就发现了黄册的问题,并花了大力气重建这国家的根基。但那只是故事,只有真正来到这里,方才明白,为何这里被称为国家的根基。”
“你明白了就好。记住,只要这个地方不出问题,那即便是我大明未来在与西班牙的长期战争中一时遇到挫败,我们也能迅速恢复,并夺得最终的胜利。便是将来我大明获得对西战争的胜利,站上了世界之巅。只要这里还安稳,那我大明就能在顶峰站立很久而不是昙花一现。”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是,父皇的谆谆教诲,儿臣记住了。”
“嗯,以后为父不在了,你记得也要带你的儿子过来,让他现场感悟国家根基的重要性。”
“父皇身体康健,说这话还是太早了。不过父皇放心,若他日儿臣主掌这个国家,定然要让我朱家的子子孙孙都记得这里,每一位有继承权的皇族,都必须在这里至少实地工作一天。”
“很好,若是你这会儿跪下去说什么父皇万岁啥的,为父真的就看不起你了。”说完这话后,朱由栋转过身来,对着夏允彝道:“彝仲啊,朕和太子都帮你白干了一天活儿了,能不能赏点晚饭?”
“哈哈哈,皇上这话说的臣都有些惭愧了。不过皇上,后湖长洲乃是放置黄册库的地方,是不能生火的。所以,还请皇上移步,到对岸用膳。”
“好,快快让他们把船开过来。哦,对了,彝仲啊,你儿子今年多大了?”
“回禀皇上,犬子完淳,今年十月就要满十三岁了。”
“朕听说此子极为聪慧,五岁能通读经史,七岁就能作诗歌,而且长得极为神俊。你且先走一步,给朕和太子安排好晚膳,另外再叫你儿子过来陪朕用膳,朕和太子先在长洲等你。”
“臣谢过皇上厚恩,那请皇上和太子先在这里稍待,臣尽快安排好诸事后再来接驾。”
看着夏允彝匆匆离开的身影,朱慈燚稍稍犹豫了一会,还是开口道:“父皇,我大明的天才少年不知凡几,为何您独钟此子?”
你不懂,那是夏完淳啊。那是写下“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