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波前锋军却没准备什么利器,只有标配的长刀长剑。
好不容易爬到了半山腰,看到了清风寨的山门。
说是山门,其实就是木头搭箭的一座牌楼,两旁是竹子搭的简易哨塔,远远就看到里头两个拿弓箭的人影。
在距离哨塔八百米的位置,明励令队伍停下。
这是一般弓箭手的最远射程。
明励看着牌楼后方升起来的炊烟,眼睛倏地眯起,招手把赵同知叫了过来。
“你去叫阵。”
赵大人愣住了,这不该是直接进攻,把这群匪寇打的落花流水吗?叫阵做什么?为什么让他去?
见赵同知没反应,明励冷冷地扫了他一眼。赵同知顿时如被一桶冰水浇透,忙应了一声跑到了前头。
“清风寨的人给我听着,钦差大人在此,识相的给我出来缴械投降!朝廷可以既往不咎,赦你们死罪!”
赵同知喊了几遍,寨子里头都没有任何回复,赵同知面子下不来,气得开始骂娘。
明励端坐在马背上,似乎对眼前的情形不为所动。
山海悄悄凑到他身边,做了个手势。
“那边准备好了?”明励半开半闭的眼睛倏地睁开,精光四射。
“已经准备就绪,就等王爷一声令下。”山海低声答道。
“先不急,等这边动静闹大些,再发信号。”明励一挥手,山海立刻退了下去。
赵同知叫骂了半天,也没人回应,气得满脸通红,跑回来朝明励道:“王爷,这群贼寇冥顽不灵,依下官看,还是直接剿灭算了!”
明励“嗯”了一声,瞥了他一眼:“这是你的队伍,就由你指挥吧!”
赵同知大人傻眼了。
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呀!
赵同知要是能解决这清风寨,就不会让这群贼寇嚣张这么久了。他满心以为这位跟圣上上过战场的晋王有什么好盘算,这才抢着过来的。
赵同知想拒绝,但明励的眼神一扫,他就软了下来,有气无力地应了声“是”,带领几个亲兵开始指挥这几千人攻打清风寨。
明励一直冷眼旁观,没有插手。
凭良心说,这位赵大人的指挥水平真是差的可以,但好歹没犯什么大的错误,只能算中规中矩。若是放在边关,恐怕也只有打扫战场的份。
但就算如此,赵同知带领的也是朝廷的正式军,不是那些流寇土匪能够抗衡的,尤其是这次赵同知带了几千人来,对付一个清风寨,按理应该是不在话下。
可让人惊讶的是,面对这正规军的攻击,清风寨竟稳稳地挡住了!
明励目力极佳,看得分明,那寨子里的人绝对不超过八百!
这清风寨,果然不简单。
明励心中暗忖,他让人打探来的情报,清风寨中只有几百户人家,带头的是被称作龙大当家的汉子,拥有绝对的威信,几乎就相当于土皇帝一般。龙大当家有十八位武力高超的手下,众人以兄弟相称,行事却不像江湖中人,反而等级分明。
赵同知带着人和清风寨的人打了半天,却渐渐落入下风。
突然,明励的瞳孔猛然一缩。
这清风寨的人对付赵同知的方法,很像是天地三才阵!
这三才阵是军队中常见的阵法,若是在边关见到这样的阵法不足为奇,可这是在内陆,且还是在一群盗寇手中施展!
要知道,大明朝之所以能抵抗住四周边关的外敌来犯,最大的依仗,就是这军中阵法。
据传这军阵乃是太祖皇帝总前人之得失整理出来的,分为十常阵、八奇阵等等。这是朝廷的不传之秘,绝不可能外传。
这些阵法知识,可是只有大内的藏书阁才有,如今朝中会的,除了武帝,恐怕也只有告老的柱国公了。就连燕王明君飒,都未能完全掌握。
别小看这一个三才阵,这只是一套阵法中的其中一个。这一套阵法分为十招,从一到十,能随意转换,面对任何困境都能应对,若是熟练掌握,可以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若不是清风寨的人太少,赵同知带领的人恐怕早在对方第一次攻击的时候就被击退了。
明励心中升腾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
就像是自家的东西被别人偷偷拿走了,他还一无所知一样。
他再也无法静心旁观,朝山海使了个眼色。
山海会意,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圆筒状的物体,一拉牵绳,咻得一声,一道红光自圆筒中射向天空,眨眼间炸成一团红光。
“信号弹?不好!快回去!”
清风寨中传出一个惊怒的叫喊声,可是已经迟了。
从清风寨后方的其他山峰上,突然冒出了一个个箭头,密密麻麻,数之不尽。
“哪里来这么多弓箭手?”
别说清风寨的人了,就连赵同知也是吓了一跳,第一时间指挥自己的人后退,避开了那些弓箭手的射程。
“这是羽林卫,别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