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郡主继承了其父的相貌,长得一副婉约、风姿过人的模样。只是,这位郡主的性子实在是让人难以描述。
安宁郡主和晨微郡主是闺中密友,却是不打不相识。
晨微郡主幼时习武,惯是打抱不平,可那安宁郡主却是个惹是生非的性子,且学了她老爹,喜欢换了男装去那些场所,两人因误会相识,大打一架。后得知对方身份后,反倒是惺惺相惜,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只不过,永乐王妃对安宁郡主管的严,若是永乐王不在家,就不允许她出府。
所以,周媛入京这么久,都没有见过这位安宁郡主。
永乐王回京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妻子女儿去了武王府探望武王妃。
接见永乐王的是明召飏和明励,永乐王妃则带着女儿去了后院。周媛也才能看到这位威名赫赫的安宁郡主。
永乐王妃比武王妃大几岁,长得娇娇小小的,看起来不过三十出头的样子,笑起来格外贝不过才一个多月吧?怎么这般机灵?”
“我也不知道,这还是是个贴心的,一日不见我就会叫嚷,平时也不哭不闹,要吃要撒就哼哼两声,像个大人似的。”
两个当娘的在哪儿说起了育儿经,另一边周媛瞥见小福灵乖巧不闹,也放下心来和安宁郡主说话。
晨微郡主未出嫁时,安宁郡主也时常来武王府玩。不过三年前永乐王离京后她就被拘在了家里,没多久晨微郡主出嫁,跟着夫君也离开了京城,她连个说话解闷的人都没有,早就闷坏了。
“郡主家中有事回去了,说是午后就过来,安宁郡主若是愿意,不妨留下用膳,等上一会儿。”周媛说道。
安宁郡主自然答应了。
前院,永乐王和明召飏、明励也聊了许久。
男人的话题,自然和女人们的不同,他们的话题颇为严肃,说的都是一些民生战事。
永乐王表面上是在外头游山玩水,实际上是在暗中调查各地的官员。只不过,他并不是奉了圣旨行事,因此一直不曾表露分毫。
永乐王和武王是发小,年纪又差不多,许多事武王也没有瞒着永乐王。
“江南的情况,励儿你应该比我了解,就不多说了。可北边的情况并不好。”永乐王肃然道,“多年战事,已经使边关十室九空,只要是活着还走得动的老百姓,都南下了。这些年难民虽然少了些,可每年依然还有。若长此以往下去,就算打赢了戎族,边关的那些地方也难以为继。”
这是永乐王最担心的问题。
武王擅打仗,可这些民生问题,就不是他能解决的。
明励蹙眉深思。
这事,单靠他们在这儿商量,是商量不出对策来的,必须要亲自往边关走一趟才能知道具体情况。
其实,明励早就有了想去边关的念头,只不过,他放心不下王府,尤其是义母和周媛。
明召飏看出了明励的犹豫,叹了口气道。
“,你若是想去就去吧!府里有我呢!况且,永乐王叔也回来了,若是遇到事情我也可以找王叔商量。”
顿了顿,明召飏又道:“其实我也想去边关看看……小四一直在父王身边帮他,我这儿世子却一点忙都帮不上。”
说到这里,明召飏自嘲地笑了笑。
明励拍了拍他的肩头:“你的责任不在此处,现如今不让手这些事,是为了你好。毕竟,若是大事成了之后,你的言行举止容不得一点指摘。”
明励所说的“大事”,指的自然就是武王称帝了。
这件事十分隐晦,永乐王却是知情人。可见武王对其的信任。
兄弟俩互相安慰了一番,永乐王见状,心中甚慰。
他虽自认不比武王差,但这几个孩子,却是他拍马也比不上的。
永乐王有些羡慕。
三人聊了许久,一起在前院的花厅用了午膳。
午膳过后没多久,晨微郡主就带着夫君来了。
晨微郡主的夫君是个年少俊朗的才子,四年前的殿试被点了探花,从而被晨微郡主看上。这位探花郎姓裴,是关中裴氏的子弟,不过并非嫡系,只是旁支。
裴探花长得儒雅俊秀,一双眼睛时常眯起,看起来有点破坏形象。周媛却知道,他是眼睛看不清东西,就和周远文一样。
一行人见面后,又是一番契阔。安宁郡主见了晨微郡主,高兴地拉着她原地转了两圈,立刻将人拉进了屋,也不知聊些什么话题,还不让其他人听见。
周媛见裴探花的视线一直追着晨微郡主,眼里、嘴角带着宠溺的笑,便知这位探花郎对晨微郡主是真心喜欢的。
之前福灵的满月宴没有大办,王妃只请了几个相好的人家过来吃了一顿。
不成想,过了几日,宫里送来不少好东西。大约是正帝得知小福灵是他寿辰那日生的,觉得和他有缘,特意命人打造了一对龙凤玉佩送给福灵,除此之外,还下了圣旨,直接封了福灵为一等郡主,封号长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