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的不是孕,是寂寞。>
养气很寂寞的说。>
陈国小青蛇眼见着自己的小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原先还忐忑,是不是跟姐姐一样怀孕了。>
现在看来,一点问题都没有。>
有人曾经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嗯,就是这样。>
是挺辛苦的。>
进入初冬,淮水两岸倒是要比扬子江温暖一些,又大量巢国人流窜到六国,找到了六国的亲戚,再通过亲戚进入淮中城……租房子。>
淮中城有“集中供暖”啊。>
不管李专员愿不愿意,这烟雾重重的感觉,逐渐开始习惯起来。>
好在他住在上风口,不怕,大量烧煤的地方并不会呛到他。>
“坐炉子前好暖和。”>
修了一个大型壁炉,坐壁炉前烤火,那是相当的舒服。>
蔡国白莲花捧着一碗甜汤,一边喝一边赞叹。>
“唔……”>
翻着账册,李解总算松了一口气,这个冬天,至少新蔡、白邑、黄城、淮中城、息城都是问题不大,就算会死人,应该也不会死太多。>
至于说蔡国北部郡县,以及随国乡野,这不是他应该去关心的。>
啪。>
将账册合上之后,李解抬头看着正在给皮子梳绒的妫夭:“过几日,我要去一趟郑国。”>
“啊?”>
妫夭顿时大惊,连忙劝道:“君子不可轻易犯险。”>
“无妨。”>
李解摆摆手,“我带五百鳄人前往。”>
“这……这郑国岂能同意?”>
“郑城子不傻。”>
李解笑了笑,“再者,我要是跑起来,周郑两地,谁能追得上?”>
耐力好跑得快,天一黑往野地里一钻,第二天估计都二十公里之外。>
当然这个解释都是安慰一下妫夭,实际上李解的依仗,就是五百鳄人。>
就现在郑国的内部状况,五百鳄人足够让整个郑国经济崩溃,如果李解想要这样干的话。>
“可还要前往洛京?”>
“洛邑不去。”>
李解摇摇头,洛邑那鬼地方,现在就是个天下谍都,什么情报都能卖钱,什么情报都能交易。>
列国的情报贩子们,在这里形成的情报交叉,简直匪夷所思。双面间谍、多面间谍比牛毛还要多,简直了。>
李解要是去洛邑,今天到,第二天秦晋两国肯定都知道了。>
传令兵已经传来了消息,妘豹大概明天就会抵达淮中城,把事情交代了之后,妘豹就要前往新蔡、白邑主持大局。>
至于说请求归附这个流程,让大夫阳巨代为操作一下,也不是不可以。>
尽管对吴国新君来说,仪式感很重要,态度很重要,但他毕竟是个青少年,跟他祖父没法比,国内山头有点“傲气”,他都得受着。>
什么时候能够亲政掌权,什么时候再慢慢地把国君威严建立起来。>
至于现在,实利远比形式主义重要得多。>
更何况王孙虒身旁还有太叔卯,此人深得“苟活” 的精髓,肯定会劝说好王孙虒不要任性。>
至于王孙虒要是任性起来不鸟太叔卯,太叔卯就可以手持老爹亲传遗诏,上去给大侄子一个大嘴巴子。>
收拾熊孩子的最好方法,就是打不死的情况下,就往死里打。>
“为何入冬要去郑国?”>
“这不是要赎买晋国所掌徐国故土么?”>
李解一听青蛇精突然发问,一脸正色地回道。>
“噢……”>
妫蓁连连点头,“此乃大政。”>
“那必须的,我出去打拼,肯定是为了正事啊。”>
然后青蛇精小姐姐就开始脑补各种尔虞我诈、唇枪舌剑,总之就是一个字:激烈!>
晋国人肯定不愿意来淮中城啊,这“吴晋互王”的戏码才过去多久?那可是经历过大洪水考验的。>
然后死了公子,死了大王,死了好几万倒霉蛋,淮下的王八,未来几年肯定都是很肥很肥的。>
晋国人要是来淮中城,那真是在打吴国的脸,是不尊重死者不尊重自己,是把自己的霸主威严扔地上踩。>
所以,那必须不能!>
陈国小青蛇脑洞大开,脑补了一连串的匪夷所思,总之就是为了双方的大局着想,肯定要去第三方谈判嘛。>
很正常。>
那么这个第三方,肯定得双方都能接受。而郑国现在,显然是两个霸主级大国都很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