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看得起他们还不知道呢,加上这么多年没有来往,这门亲戚恐怕也已淡了。>
“你要不要前往胡国公府上走走,不管如何,现在的胡国公也是你的亲外甥。”夫人放下针线,看着刘平忠问了起来。>
“看看吧,如果没有其他的意外,就不去了,如果有意外,到时候,你就去胡国公府上,我想,多少还是会帮忙的。”刘平忠坐在那里,叹气的说着。>
他实在不想去打扰,也不想被人说,自己是去攀关系的。>
这么多年没有去拜访,现在有事情就去求人家,会让人怎么看。>
“过几天,准备一下香烛,我要去祭拜一下妹夫和妹妹。”刘平忠坐在那里,想着这个事情,交代着夫人说道。>
“好,是要去,哎!”夫人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了。>
“另外,提醒孝义孝良,到了京城,可不许胡来,京城那边达官贵人众多,不小心冲撞了贵人,那就麻烦了,可要低调做人,长安可不比汾阳。>
在汾阳,他们闹事情,老夫还能用上几分薄面,但是在长安,谁认识我一个小小的府尹?”刘平忠提醒着夫人说道。>
他的两个儿子,长子今年十八岁,叫刘孝义,次子叫刘孝良,也十六岁了。>
“知道,他们也是一心读书的人,不会去惹什么事情的!”夫人点了点头。>
她也知道京城的人,可不好惹,谁都不知道背后到底站了一个什么人物。>
“嗯,读书我是知道,但是他也喜欢去青楼画舫,争风吃醋,这样可不行的,京城的世家子众多,这段时间,不许他们去那些地方。”刘平忠继续交代着夫人说着。>
对于自己的两个儿子,他还是了解的,知道他们确实算是读书人,但是也不免惹了一些读书人的毛病,喜欢去青楼画舫,彰显自己的才能。>
“好,知道了!”夫人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大早,刘平忠带着一家人,还有两个丫鬟,4个家丁,就往长安城走去。>
很多官员看到他要出发,就过来劝了。>
“我说刘府尹,现在去长安,可不是好时机啊,何不等等,等那边的局势明朗再说?”一些认识刘平忠的人,就劝了起来。>
“我的述职日期快到了,不去不行了,你们还能等,老夫可是不能的!”刘平忠苦笑的对着那些官员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