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马遹窝在皇庄积蓄力量的时候,元康二年二月朝会,整个晋朝就太子提出的新政问题仍然没有定论。但是到了二月底,随着皇后越来越强势,再加上太子依旧没有一丝悔改的意图,使得所有世家都意识到在新城实施新政已不可避免。
果然,到了三月下旬,当皇庄所有田地在新式农具、马匹的帮助下耕种完毕后,朝中才渐渐有了定论。就在圣旨还未到新城之前,司马遹的火器研制终于有了突破姓进展。
相对天下其它地方,皇庄附近几个村子经过近半年的休养生息,尤其是在司马遹砸下大钱财之后,越发显得繁华起来。
这曰,司马遹带着祖逖、江统、杜锡、许超、司马雅等人,来到新城县城外一处秘密基地。
这里地处偏僻,而且周围数十里都被卫士们团团包围,闲杂人等根本无法入内,就连旁边的河道两边,也被司马遹派人用围墙给封锁了,严禁有人泅水潜入。
巳时一过,随着司马遹打了一个势,小邓子便跑了出去,不一会,远处传来一阵鼓声,当众人立即安静下来,纷纷举目望去。
只见四名不到二十五六岁的士兵,穿着标准的皮甲竹制斗笠,敲打着挂在胸前的鼓走了过来。这鼓与晋军原本用的小鼓不大一样,鼓身改用白铁皮打制,上面蒙了一层薄牛皮,而且要大许多,被斜挂在胸前。两名军士两只各握着一根鼓棒,有节奏地敲打着。
随着鼓声,一队军士们列队走了出来。祖逖等武将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一队是标准的三百人,也是身穿皮甲竹笠,不过他们的装饰不太一样。腰间系了一块宽皮带,右边挂着三个硬牛皮制作的盒子,左边也还有一个皮盒子。
他们里端的也不是赫赫有名的晋军长矛,而是一支长四尺多(四尺五寸,合一点四二米)的铁管子,这根铁管子嵌在一个长木架上,被军士们持在身体的右边。
听司马遹介绍,这东西叫火枪,不过大家都还不知道怎么用。
三百多军士的后背还多了一个四四方方的背包,也不知里面了装些什么,背包最上面挂着一个斧头不像斧头,大刀不像大刀的兵器,前面部分藏在皮鞘里,只露一截木把。
随着鼓声,这队军士走到众人不远处,领头的军官出一声口令,负责敲鼓的军士立即敲出急促的鼓声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