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紧迫且运费高昂为借口大肆提高了这批武器的价格。
当君士坦丁大帝得知晋人提高了武器价格之后,脸色瞬间就阴沉下去。这晋人也太狠了,简直把他们当肥羊来宰!他一边在心里腹议晋人,一边还得捏着鼻子答应下来。毕竟前线战事不利,正是急需武器装备的时刻。
本来被他寄予厚望的国产武器,却因为质量问题导致前线士兵拒绝使用。因为罗马人的炼钢技术不达标,导致他们生产出来的火枪很容易炸膛,这导致罗马士兵变得谈‘火枪’而色变,他们宁愿拿着短剑和敌人厮杀也不愿使用罗马人自己生产的火枪。
若非如此君士坦丁大帝怎么可能愿意接受大晋提出的高价格武器,君士坦丁大帝之所以脸色如此难堪,除了因为晋人要价太高,另一方面他也从这价格当中体会到大晋对罗马的态度,显然由于对待苏伊士运河上的不同态度导致大晋这次站在了阿拉伯人的身后。
尽管君士坦丁大帝心里很不痛快,但他还是用黄金支付了这武器装备的费用,随后他便将一个军团的士兵调往耶路撒冷,企图利用阿拉伯人立足未稳之际重创他们。
在罗马人积极准备战争的时候,阿拉伯人在晋人的帮助下,也开始紧张的备战。为了帮助阿拉伯人,大晋不仅以极低的价格向对方提供了一批武器装备,还将自己打探来的军事情报告诉给阿拉伯人。
为了让阿拉伯人重视情报的价值,驻守阿拉伯半岛的负责人哄骗舍麦尔,告诉对方这些情报来自罗马帝国内部的歼细,是大晋花费巨大的代价从罗马那边得到的,为此大晋付出了几名优秀密谍的姓命。
晋人的话半真半假,他们确实费了老大劲才得到了这份情报,但却没有牺牲什么密谍。晋人深知阿拉伯人实力不及罗马,只有在战初的时候利用罗马人的不熟悉,抓住会一击必中,大量杀伤罗马人的有生力量。
但是一旦一击不能重创罗马军团,那么阿拉伯人就有可能失去了占领苏伊士运河的会。毕竟两国大战,就算阿拉伯人有大晋支持,他也未必就打得过罗马人。正是如此在阿拉伯半岛的大晋负责人,才会让舍麦尔抓住这次难得的会,重创罗马军团,进而争取将罗马人赶回叙利亚,将苏伊士地峡完全掌握在中。
就在罗马人向大晋购买武器的时候,驻守耶路撒冷的罗马人已经和阿拉伯人战斗了半七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