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的矛盾甚至暴动。但是这些都被陶侃统帅的厢军毫不留情的镇压了,当阻挠者看到朝廷如此冷酷的一面之后,顿时老实起来。
为了加强辽东与中原的联系,朝廷正在规划辽东联系各地的公路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条:其一是从海参崴到三韩半岛南端联系东部沿海岸各大港口的公路动脉;另一条则是从安东到冀州的公路动脉。
为了保证辽东各地的基础建设,工部特意从各地工程中抽调大量人和设备支援辽东,以保证各地工程的进度。然而由于辽东地区气候条件恶劣,使得该地区的公路建设成本偏高,若非有大量胡人奴隶参与,恐怕建设成本还会更高。
因为地理条件恶劣,从事危险地段施工的雇工都是在历次战争中取得的战俘。例如,这一次辽东大战中俘虏的数万胡人,全部被投入到各地公路建设当中。曾经桀骜不驯的胡人,在厢军的枪口威胁下,根本不敢有任何异动,只能乖乖地努力工作,以争取早曰脱离奴隶的身份。
在恶劣条件下修建公路的过程之中,因为各种问题,这些战俘的死亡率非常的高。但即便如此,大晋方面也不管不顾。就如后世美国修建太平洋铁路的时候,死了无数的华工,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有一具华工的尸体。而海参崴—冀州清河、海参崴—半岛马韩这两条公路大动脉同样如此。这些胡人、高句丽、三韩人俘虏的尸体,也将铺满整条公路线。
除了基础建设外,一座新的造船厂在辽东半岛沓氏县(今大连)正式开工建设,从青州各个造船厂抽调的技术人员和设备正在源源不断的运往沓氏。与此同时,在辽东半岛一座名叫旅顺的新港口也在开工建设,如此一来辽东半岛也将和青州半岛成为朝廷造船业集中的地区。
和大晋其他地方相比,刚刚收复的辽东无疑经济实力最为弱小。然而这也意味着辽东充满着各种会。因此当辽东重建计划一经推出,无数皇室成员、世家大族、豪族富商纷纷北上辽东。
经过了中原重建计划的洗礼,晋人对于这样的经济计划已经轻车熟路,各种私营、官营、公私合营的厂子在辽东各地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各种各样的资本纷纷投入到辽东工商业建设当中。
而与此同时,辽东的地区大量普通人在拥有了土地之后,在农业技术人员帮助下,迅速完成了农业种植计划,而遍布辽东的工厂则为广大庶民迅速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