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参崴地区。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在地广人稀的边境地区实施半军事化管理有利于维护边境的安全。”
“而且,这个安东都督府只负责当地的厢军管理,政事交给安东长史府管理,另外安东的府兵也交由长史府管理,同时海参崴还是海军北方重要的海军基地,基地事务由海军部直辖管理,长史府和都督府均无权插其中,这样一来三方制衡足以防止有人借发展成藩镇。”
张宾仔细听完了司马遹的方案之后,觉得他考虑的很完善,他只是补充了几个小问题,剩下只要内阁审议之后,就可以昭告天下推行了。
“孟孙,这幽州等几个州的刺史你们可有人选了?辽东当下还不稳定,因此对刺史的要求很高,最好是军政皆能的人才。”在确定了几个州的疆域之后,司马遹又提出了另一个重要的问题。
“启奏陛下,内阁也为此商量很久,只是一时还无法确定人选。只是不知陛下是如何考虑的?”虽然内阁成立后,内阁在官吏任免上掌握了很大的权力,但对于正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命还牢牢掌握在皇帝中。
“爱卿,其实朕一直有个想法,那就是改变以往官吏很少升迁和变动的局面,过去有的人甚至一辈子只在一个地方为官。这样很不好,很容易在当地形成本土势力,不利于朝廷管理。这次正好朝廷需要选择新的刺史,不如将几个州的刺史全都轮换一下,爱卿觉得如何?”
“陛下此议甚好!”司马遹的话让张宾眼前一亮,很多时候让地方尾大不掉,就是因为当地官员在一个地方经营时间太长,最后甚至有可能发展成对抗中央的实力。
“这几年裴嶷在理番司成绩斐然,趁这次调整之际让他到幽州当一任刺史吧,还有皇甫真、张轨、罗尚、山简等人,这些年他们在地方上劳苦功高,这一次也把他们调到京城吧。同样的朝廷上一些大臣也应该到地方锻炼一下,以后我们要形成制度,那就是没有地方任职经历的人,决不能出任各部尚书以及内阁大臣!”
“臣遵命!”
“另外,让枢密院行文辽东都督府,让陶侃主意各地胡人隐藏下来的势力,必须将其清除干净,决不能让其危害到当地的治安。从今天开始,辽东实施戒严开始严查各地胡人,还有就是内阁赶紧往辽东派一批基层官员以稳定辽东。”
“陛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