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就到了洪武五年二月份,北方局势愈发显得紧张起来,战争气氛越来越浓郁,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各地百姓为了支持朝廷北伐,纷纷慷慨解囊,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总之大晋百姓万众一心,誓死也要扫除北方的胡人。
这曰,司马遹在御花园宴请海军部尚书朱正,两人边吃边聊,畅谈海军的未来,酒酣耳热之际,他睁着朦胧的醉眼问道:“爱卿,朕最近两年甚少关注海军那边发展,如今新式战舰进展的怎么样了?”
大晋海军经过五年时间的发展,到现在共计有各种船只共三百五十多艘,其**有五艘四级战列舰、二十艘五级战列舰,其余全都是各种级别的福船。
“回禀陛下,从去年到现在,各地造船厂又下十艘四级战列舰,二十二艘五级战列舰,另有武装商用福船八十艘。”朱正汇报道。
经过数年的发展,大晋终于建立起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船舶工业体系。光是官私经营的大造船厂就有十个,中小规模的造船厂更是不计其数。更拥有专学毕业的技师上万人,经过培的技工过十万人,还有普通工人和其他辅助工作人员总计达到了三十万人,这些都为海军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陛下还有一件喜事。”
“什么事?”
“崂山造船厂和东莱造船厂的两艘**战列舰本月底就可以下水了试航了。”
“什么?真的?”司马遹差点没蹦起来,这些曰子他一直忙于筹备北伐几乎把海军的事情忘了个一干二净。这两艘战列舰是孪生姐妹舰采用一摸一样的设计,司马遹曾看过图纸,按照设计这两艘战列舰是大晋首艘三层甲板战列舰。
“陛下这两艘**战列舰将命名什么名字?”朱正又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这海军战船的名字很有讲究,可不是想怎么取就怎么取的,必须统一规划才行。比如在大晋海军体系,福船战舰全都以编号命名,而四级战列舰则以港口和城市的名字命名如第一艘四级战列舰——威海卫号。
“就按照郡名来命名吧,嗯,这两艘就任命为‘琉球号’和‘东莱号’吧。将来当二级战列舰服役后,就以州名来命名,至于一级战列舰则被称为帝皇级。”
洪武四年底,大晋海军工程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辉煌。从洪武元年就开始立项设计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