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91年,元康元年,西晋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要前往长安,石崇与众人准备在洛阳之河阳县金谷别墅设宴相送,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文人聚会,后人称之为“金谷宴集”。
洛阳潘岳家
斯人已逝,潘岳也不能老在母亲面前哭天嚎地,惹她伤心。只是,老母发现,自从他丧假告终从中牟回洛阳以后,神色总是淡淡的。
这一曰,潘岳对母亲说他要陪贾谧等人到石崇的金谷一游,这一曰便不再回来了。潘岳母点头,算是默许。
潘岳母想起曾听人说巨富石崇生活极为奢侈,当年与皇帝舅父王恺斗富更是轰动京城。便问这几曰来府邸暂住的族亲潘伯武(潘岳子侄,后来在潘岳被杀时唯一逃脱的子侄),石崇到底如何富埒王侯。
潘伯武笑道:“安阳乡侯的车马排场远胜于当今士族显贵,家中姬妾甚多,皆衣锦着绮,珠环翠绕。其府邸宅院莫不是轩榭相望,清流潺湲,有如琼台瑶池。”
旁的小丫鬟也补充说武帝司马炎当年为了帮他的舅舅王恺斗富,曾将国中的一棵高逾两尺的珊瑚树赐给了他。不料石崇冷哼一声,抄起铁如意,便给他砸了个稀烂,而后让家仆取来十几株足有三四尺高的珊瑚树,说是任他择选。
老母听得此事,不由咋舌,潘伯武又道:“听说大臣刘寔曾前往石崇府中拜访,如厕时发现绛纱床上铺着锦毯,又见一旁的侍女持香囊,立在那华彩熠熠的屋子内。他以为误入了石崇的寝室,却不知那原来就是他家更衣之所。”
潘岳母除了讶然,更是不解:“既然石崇富甲天下,他为何还要与贾谧为伍?”
这问题问得有些突兀,潘伯武知道潘岳母一直不满族叔攀附贾谧,因此想了好一会儿才道:“也许是因为要寻求庇佑吧。可是族叔不同,叔叔积极用世,只要是用在正当之处,老祖宗还是不要介怀的好。况说贾谧对叔叔等人有知遇之恩,可比‘春申’‘孟尝’之君,所以,他们才会云集响应吧。”
潘伯武这话说的在情在理,回想起儿子这一生企羡荣禄,无非是为了光大潘家门楣,潘岳母终于也试着体谅潘岳的用心了。不过,她决心依旧要常常警戒潘岳应当知足,不能趋附不已,尤其是要远离贾谧。
但潘岳母邢氏知道儿子好趋附,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