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聪明的,从头到尾只做一个富贵的闲王没有参与任何的事情,因而得以保全之外。其他的三王,南安郡王,西宁郡王,东平郡虽然结局比不得甄家的下场,但是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被摘除爵位,责罚了大量的银钱,数额之大,几乎要他们的家底都给掏空了,虽说性命是保住了,但家族也没落下来。而其中最惨的便是康熙时候搀和到九龙夺嫡的西宁郡王,不但被削去爵位,全家贬为庶民不说,就连家产全部都被没收,全家老小被赶出京城,永世不得回京。其后人也是五代之内都不得入科举为官。是三王之中下场最不好的一个。
这么一番动作下来,所有人也都明白了。皇上这是要开始大整朝政了。所以一时之间京城的官员几乎是人人自危,一点都没有即将过年时的喜庆气氛,每个人都是夹紧尾巴做人,把自家里的败家子也都给约束紧了。
在朝堂上有几个精明的老人,见此,躲的躲,避的避,闪的闪,甚至还有那到了年纪的就干脆的告老还乡。
雍正见自己的一番动作,既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整顿了朝政,又起了敲打的意图,当下心中十分满意。又见那些喜欢倚老卖老的老家伙如此的识趣,倒也没有过多的为难他们,便象征性的挽留了两句,便赏赐了一些东西,准许他们告老还乡。
因此,朝堂上出现了不少的高位空缺。这倒是让不少人开始蠢蠢欲动起来。只是碍于近段时间以来发生的事情,现在是个非常时期,所以一众人都只能在心里想想或是和同僚嘀咕一下,私下里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动作,不敢有什么实际的动作。
收拾了甄家和东南西三个远枝郡王后,本来一众官员都有些战战兢兢的,因为不知道雍正会再下手收拾哪家?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临近年关的缘故,但是一直到过年前夕雍正却都没有了下一步的动作,朝堂上因而出现了短暂的平静。这让不少的人在心底悄悄的松了一口气。
总算是能够过个安稳的年了。
只是还没等到他们松口气,在上元节这天里。雍正下旨,由他的贴身心腹太监苏培盛挨家的宣读旨意。开始收拾起四王八公。除了镇国公和理国公因现任家主是个精明的,早在雍正登基后,便开始安排起家族后退的事情。其余的诸如齐国公、治国公、修国公、缮国公这四家,都是前太子的支持者,前太子被废之后,又投靠了八阿哥一党。所以这四家的下场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由大理寺直接处理,御林军亲自动手,抄了家。其下场虽然比不得甄家那样凄惨,但也是不好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