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泽,而是木料自然渗透油的油润色泽。>
姒贤领小姑娘从正堂进东暖阁,指着中间的桌椅笑得瑰丽温柔:“小美女,这套束腰圆桌凳就是我家长辈说的那套黄杨木桌椅。”>
辛三和兄弟们忍俊不住,唇角上勾出一抹笑弧。>
跟着辛少进得东阁,乐韵举着双射线线眼飞快的扫视一圈,暗中眼红,好多古珍啊!>
姒家东阁里的家具没有一件是现代的或仿古的,全是货真价实的古董,满清时期居多,有少量几件是朱明末期之物。>
古珍都是有灵气的,尤其是姒家口中那套最有特色的束腰圆桌凳,它是所有木制家具中最珍贵的一样。>
“整木打造的家具,老古董啊。”>
瞄两眼,乐韵感慨万分,撒开脚丫子一溜烟儿的蹿到桌旁,一屁股坐在一只圆凳上,感受它温润的气息和淡雅清香,以手抚摸桌面,细腻光滑。>
“长辈们的札记里记载从钱塘江捞到的是段整木头,有部分腐蚀了,因为料子难得一见,搬回来存放近一百多年,到满清时期才被一位喜爱木工的长辈提出来打造桌椅。>
原料有限,仅只得四个板凳,还有少量余料组拼起来做只印盒。”>
小美女挺喜欢桌椅,姒贤边解释边走到一个圆凳那儿坐下去。>
辛三和三位兄弟们站在一则,观察小姑娘对家具有无喜爱之色。>
“物以稀为贵。”>
乐韵抚摸桌子一番,跳起来搬自己坐了一下的圆凳测试重量,小小的一只圆凳子十分沉重,重量确实超过一百斤。>
放下圆凳,以古怪的眼神瞅瞅东阁里的家具,笑咪咪的问:“辛少,你们家前辈确定这是黄杨木?”>
“难道不是?”>
姒贤反问一句,他家长辈们的手札里记载的是黄杨木,虽然它确实与黄杨木很不一样,前辈们认为是因为浸泡水太久,又有要变化石的迹像,所以它格外沉。>
“是,也不是。”乐韵又坐回圆凳上。>
“怎么说?”小美女懂得多,有问题必须向她求教,要不过了这村就没这店。>
“我所知的资料里这种树是很久以前已绝迹的一种奇木,古医学上叫‘千斤木’或者‘黄金木’。>
它的繁衍能力极差,耐寒不耐热,只适合长在昆仑那种地方,数千年以前就绝迹了,目前只看昆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