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大少奶奶, 你感到到底哪一副才是真的真迹啊?”下山途中, 晴雪仍然百思不得其解。
哪一副是真的?这问题问得很好。不过当时林蔚然没有说话,却在回到府中时,对宫大人说, “一会咱们往书房吧。”
宫大人点了点头,他也有感妻子应当有话要说。
书房那一片,不仅有宫大人自己单独的书房, 还有幕僚和其他人的办公区域。
林蔚然安置好宫小鞅之后, 就来到这里。
他们还在讨论之前的问题:
“这线条, 这字的勾画, 完整符合王公落笔的习惯啊, 不可能是假的。”
“还有就是,你们没看到,凉王世子拿着的那一幅实在和我们手上这幅很类似,只不过是笔墨的浓淡不一而已。”
林蔚然静静地听了一会,走出来, “这两幅都是真迹。凉王手中的那副是真迹;当然, 我们手中这一副也是真迹!”
剩下的人都是亲信,尽对的亲信,所以林蔚然的话也说得很明确。
林蔚然的话让在场合有人都瞠目, “这, 这怎么可能?”
这样一个结论, 怎么都无法让人佩服。但说这话的是大少奶奶, 他们想质疑却又碍于她的身份, 一时间踟蹰不已。
最后是宫大人替他们问了出来,“有什么根据吗?”
“裱画师有一门手艺,可以将一副画作一层层揭开,根据宣纸的厚度,一般可以揭三层。第一层最清楚:咱们手上这幅应当是第二层,墨色较原作淡了很多。你们看,是不是在浓墨处较清楚,其余部位线条比较浅,而且题名的印章也比较含混?凉王府手上那副应当是第三层,而且琅琊王家的人必定进行过必定的描补。”
林蔚然这解释实在是太让人吃惊了,所有人都没说话。
宫令箴低头思索,她的推断不无道理,琅琊王家确实有那个能力对王曦之的画作进行描补。
很久,才有人开口,“裱画师还有这样的手艺吗?真是闻所未闻。”
“试一试不就知道了?江兄,我记得你裱画的手艺很不错的......”
给他们解了惑之后,夫妻二人稳步宫大人的书房。
林蔚然一脸期待地问宫大人,“你猜,这第三幅真迹在哪?”她刚才在外面没提第三幅真迹,也就是原作的第一层,但她感到宫大人应当会想到这个问题。
宫大人笑她,“要不要试试咱们想的是不是一样?”
“好呀,就看咱俩是不是心有灵犀。”
于是两人各取了一支笔,背对着对方,写下了一个名字。
两人交换答案,待看到对方的答案和自己的一模一样时,两人不由得相视而笑。
林蔚然对宫大人是服气的,她控制的信息比宫大人要多,猜出来不奇怪。
而宫大人在有限的信息中,还能推测出正确的答案,就不得不让她佩服了。
一时间,两人看向彼此的眼力都布满了对对方的爱意。
最好的夫妻关系是彼此观赏,对方有诸多的毛病都无所谓,最重要的是必定要有一个处所你很欣喜的,否则这一段关系便保持不下往。
好一会,等旖旎的气氛散往之后,林蔚然叹息,“估计很多人都想不到吧,最后一副真迹就在至善大师的手中。”
在三清宝殿时,她想到这个可能的时候,林蔚然就曾细细地视察过至善道长的表情。
他的表情很奇怪,林蔚然也不知怎么形容,应当说又困惑又不可置信?假如说,至善道长本身就握有了副真迹,这就说得通了。
宫令箴眉头微拧,似在为什么深深困惑着。
林蔚然大约能猜到他的想法,恐怕他还没想明确为何凉王会对至善道长如此重视。
想想也是,羽士除了能炼丹,还能干什么?假如问普通百姓,那他们的答复就是讲道啊炼丹啊。问虞国公府的人的话,得到的答案除了以上的两点外,还能炼制农药药剂。
而对林蔚然来说,羽士除了能讲道炼丹炼制药剂,还能炼制□□啊。
据史书记载,唐代末年就创造了□□。我国古代的炼丹家在长期的炼制丹药过程中,创造硝、硫磺和木炭的混杂物能够燃烧爆炸。
至善道长应当是控制了黑□□,这事呢,不知道怎么的被凉王知道了,身怀利器,才会引来凉王的觊觎。
□□对于冷兵器时代,无疑是具有宏大杀伤力的。
难怪凉王对至善大师志在必得,由于他有反意啊!
至善道长那么抗拒被凉王所招揽,估计也知道凉王醉翁之意不在酒了吧?所以才会提出那样一个请求,就是想找个理由逼退凉王,他没想过要往凉王府替凉王炼丹。请求凉王找来王曦之《道德经》小楷的真迹,他知道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由于他自己手中就握着唯一的一副真迹。
惋惜啊惋惜,人算不如天算,他没料到有人能将原作揭成三层,瞬间就多了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