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
而至于,这个话本的作者吗?却一直到现在,都没人知道是谁。
初时,他是凭空出现在集市闹事的,后来,有人特意去注意的时候,这些话本就不在闹市茶馆出现了,反倒是在内宅传出来,而且不只是一个内宅,而是许多福邸的内宅,让有心之人根本不能确定,到底是谁写的?
沈心然自然不可能让黄麻他们几个继续去传播,一开始无所谓,一开始这话本还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让黄麻几个去跑跑腿,传传东西,根本没人会注意到。
等到画本,传扬开来,就不行了,这个时候沈心然就改变了策略,把传播化本的任务,交给了,萧逸臣。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这正是考验他团队,能力的时候了。
萧逸臣也不负众望,本来他埋的棋子就比较深,也比较散,正适合做这种事情,把写好的,画本,随意塞进,某个内宅院落,多塞几份,总是会从这些,下人们的口中传出去,混淆了那些有心之人,想要打听之人的耳目,久而久之,打听不到是谁写的,自然也就没人会打听了。
反而重点回到了剧本上,故事上。
当然,沈心然也不敢通篇都写梅兰竹菊,这样的用意太刻意和明显,但是,他写这篇,话本,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大家对他前段时间写的那首咏梅诗的,重视,和关注。
果不其然,在三国演义推广开来之后,人们在等着那个神秘的作者更新的时候,重新回去品位,尤其是第一张梅兰竹轩结艺,那种结义之时的豪迈,那种壮阔的心境的描写,更是让人津津乐道,还有,梅兰竹轩的环境,让人心之驰往,十分憧憬。
哪个男儿不想建功立业,不想做出一番事今天动地的大事。
尤其是,处在封建阶级,下层的人,被剥削,被压迫最厉害的人,心中的英雄梦,更加的,强烈。
怕本没有更新的时候,大家便品味这这个场景,把自己幻想进去,后来人们就发现,其实有一首诗很适合,配这个场景。
那就是前段时间出现在码头上,诗月阁公布的候选诗歌里面的一首咏梅诗。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这一首七言律诗,道尽了梅的孤傲,竹的清冷,在被百花抛起的寒冬,依旧挺立,而三结义的场景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