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仰光,缅甸战区临时长官部。>
“哈啾,哈啾!”钟毅连打了两个喷嚏。>
王赓便笑着说:“一定是两位夫人在念叨总座了。”>
钟毅微微一笑,脑子里却立刻浮现出张满怡还有肖冰两张俏丽的娇靥,算算时间,离开她们也有段时间了。>
盼盼也已经一周岁半,应该已经会喊爸爸了吧?>
紧接着,钟毅的脑海中便又浮现起父母的身影。>
他继承了这一具身躯,也自然的承继了这具身躯的所有记忆以及亲情,一股强烈的思乡之情便不可遏止的从钟毅心中生出。>
曼德勒距离孟拱其实已经不远,坐火车也就几个小时。>
但是钟毅还不能回去,因为他肩膀上系上缅甸的安全。>
强忍下对妻女父母双亲的思念,钟毅又扭头对王赓说:“受庆兄,正好有时间,我们去第22集团军看看那些新兵。”>
“好啊。”王赓欣然道。>
……>
这时候,一辆卡车缓缓驶入第22集团军第122师驻地。>
还没等卡车完全停稳,带队的少校便翻过护栏跳下卡车,遂即将后拦板打开,然后对着车厢内打盹的新兵大吼道:“全都有,下车!”>
已经昏昏欲睡的王寻立刻被惊醒,然后跟着同伴跳下车。>
下了车,王寻便发现已经来到一处军营,军营十分简陋,只有一长溜的竹楼。>
在这一溜的竹楼前方,有一栋两层竹楼,这栋两层竹楼的二楼甚至还有阳台,只见两名领章上面缀着将星的高级将领站在阳台之上,正打量着他们这些刚刚到来的新兵,由于距离远,看不清这两个高级将领脸上是什么表情。>
不过王寻觉得,他们的心情不会怎么好。>
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他们这些新兵的表现实在有些鳖脚。>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坐了三天三夜的长途卡车,紧接着又是一天一夜火车,然后又坐了半天卡车,这么长时间、这么远距离各种车坐下来,就是个铁人也快要散架了,哪里还会有半点精神?>
王寻现在就只想找个地躺下好好睡一觉。>
哦对了,睡觉之前最好还能够大吃一顿。>
这几天,他们就再也没有吃过一顿饱饭。>
忽然有些想念昆明训练营的玉米面窝头。>
这时候,一股浓浓的肉香忽然沁入鼻际。>
王寻下意识一吸鼻子,然后顺着香味飘来的方向看过去,发现香味是从那栋两层竹楼的底层发出的,显然那栋竹楼的一层就是食堂。>
……>
竹楼阳台上的那两个高级将领不是别人,就是第22集团军第122师的师长韩麟,还有他的副师长,俞奇。>
俞奇道:“师座,这是最后的一车新兵了。”>
韩麟点点头又道:“总共补充了多少新兵?”>
俞奇道:“都一样,每个师都是2500新兵。”>
将杨森、邓锡侯、潘文华还有王陵基礼送回国之后,钟毅紧接着就对缅甸的四个集团军进行大刀阔斧的整编。>
钟毅也不管番号会不会跟国内的军队重合,直接将给自己增加了23个师的番号,这样每个集团军辖十个师。>
一共是四十个师。>
从锡当河会战中幸存下来的六万多名老兵也被打散,分别编入新编成的40个步兵师担任基层军官或者骨干。>
完成整编之后的缅甸战区一共辖四十个师。>
但是并没有满编,每个师只有四千多官兵。>
所以,韩麟的第122师也只有四千多官兵。>
从韩麟的表情上,俞奇看不出有什么倾向,但是他知道韩麟的心情其实是不错的,因为这次补充的新兵质量,大大超乎他们的预期。>
他们原本还担心,补充来的新兵会是他们印象中的壮丁,不仅身体弱不禁风,而且没有经过一天的军事训练,这样的壮丁送上战场,根本就是送死。>
但最后他们发现,这次补充给他们的新兵完全不是这样。>
这次补充的新兵,不仅一个个身体强壮,而且明显已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身上已经有了军人应有的样子。>
比如说刚到驻地的这一车新兵。>
从他们脸上的神情可以看得出,已经十分疲惫了。>
然而既便是这样,一个个仍将身躯挺得标枪似的。>
再就是下车之后,只一个口令便迅速完成了整队,倒退回去两年,就是川军的老兵也做不到这样,总之从这些新兵的身上,完全看不到散漫。>
再就是这些新兵的身体,比他们预期中强壮得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