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沼骐一郎蹙眉打断道:“可是陛下,帝国拥有再多的飞机,恐怕也没有办法开到太平洋上去,因为我们的飞机无法在海面上降落!不是吗?”>
身为财政大臣,平沼骐一郎比较反感裕仁的做派。>
因为这意味着,财务省需要投入天文数字的费用。>
裕仁却也不恼,扭头问道:“山口君?山口君呢?”>
居于末席的山口多闻赶紧跪坐起身:“陛下,臣在这里。”>
“你怎么坐在门口?过来,坐到前面来。”裕仁招招手说。>
山口多闻没有办法,只能起身走到前面,在裕仁示意下,坐到紧挨着他的坐席上。>
裕仁笑着点了点头,又道:“山口君,把你的研究成果跟诸君详细的阐述一下,让他们知道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海战。”>
山口多闻顿首应道:“哈依。”>
“我认为,今后的海战将由大炮巨舰时代进入航空时代!”>
“我想请问诸君一个问题,一艘大和级战列舰的造价是多少?”>
“是的,没错,一艘大和级战列舰的造价高达一亿七千万日元!”>
“那么一架战斗机的造价是多少呢?一架九六式舰载俯冲轰炸机的造价,不过区区二十五万日元!”>
“一艘大和号战列舰,就可以打造700架九六式舰载俯冲轰炸机!”>
“也就是说,拿500架九六式舰载俯冲轰炸机换一艘大和战列舰,从战争费效比上来讲也是非常划算的!”>
“更何况,实战中要摧毁一艘战列舰,根本不用这么多的轰炸机。”>
“一艘五万吨乃至于十万吨的战列舰,无论其装甲有多厚,也根本招架不住区区几架九六式舰载轰炸机的俯冲轰炸!”>
“这方面,我们第2航空队做过试验。”>
“在没有敌方航空兵干扰的前提之下,只需要出动十架次的九六式舰载轰炸机,就足可以摧毁一艘五万吨的战列舰!”>
“战列舰上的防空火力,根本就不足以对航空兵构成反制。”>
“面对战机的俯冲轰炸,战列舰除了等着沉没没别的选择。”>
这个时候,伏见宫博恭不失时机的问:“山口君,我想问一个问题。”>
“哈依。”山口多闻赶紧微微的一鞠躬,一脸恭敬的说,“殿下请问。”>
伏见宫博恭微微一侧首,又道:“太平洋阔逾上万公里,九六式舰载俯冲轰炸机根本飞不了那么远,再则,海洋广阔无边,既便是一整个舰队在大洋之中巡曳,可要想把它找出来也千难万难,这些问题又怎么解决?”>
“哈依。”山口多闻恭敬的说道,“这正是我要说的另外两个问题。”>
“先说轰炸机航程问题,是没错,既便是九六式陆上长程轰炸机,航程也不过就是五千公里,作战半径更是只有两千多公里!这点航程,不要说覆盖太平洋,甚至就连覆盖东南亚海域也是远远不够。”>
“那么,怎么解决航程的短板呢?”>
“答案,就是航空母舰!航空母舰就是移动的海上机场。”>
“有了庞大的空母舰队,就可以将庞大的机群部署到太平洋的任何角落,中途岛、夏威夷岛,乃至于美国的西海岸!”>
“另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寻找敌军的舰队,尤其是飞机。”>
“如果找不到敌军的舰队,那就十分麻烦,因为敌军的轰炸机也一样可以对帝国的舰队构成致命威胁!”>
“如果不能提前进行预警,帝国的海军舰队就有可能遭受敌军轰炸机群的突然打击,这种情况下,既便拥有绝对优势的舰队及航空兵,但由于战机无法及时升空起飞,也一样可能遭受空前失败!”>
“但好在,这个已经有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这个解决方案就是雷达,通过雷达搜索,可以提前发现敌军的轰炸机群!”>
“而如果将雷达安装到飞机上,更可以通过从高空中的俯瞰扫瞄,提前发现汪洋大海中的敌军舰队!”>
裕仁道:“山口君,你有更详细的资料吗?”>
“哈依。”山口多闻一顿首又恭敬的说道,“卑职专门找过这方面的资料,目前英国已经在英伦本岛上建立了本土雷达链,如果有一天英伦本岛遭到敌国空军的空袭,这个本土雷达链应该可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哟西。”裕仁欣然道,“这个情报很重要,立刻转达给元首知道。”>
“哈依。”山口多闻一顿首又道,“另一个,关于机载雷达的研究,有一个名叫爱德华.鲍恩的人也已经做过研究,他研制了一部小型雷达,并将雷达安装到飞机之上,这架改装过的安桑飞机,可以探测到至少十六公里外的大型水面目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