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因为这件事情太严重了,张居正想高兴也高兴不起来。顶点m.23us.更新最快第二,这件事情让张居正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悲哀。当初严嵩把持朝政,上对不起嘉靖皇帝朱厚,下对不起满朝官员和黎民,就是秦泰不去干的话,秦泰就是天下的罪人,是让张居正小皇帝在内的人死去的罪人。为了亲情,为了正义,为了友情,为了忠义,为了老百姓的安危,为了隆庆皇帝能够安心,秦泰一定会接下来的。只要秦泰接下了任务,秦泰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完成任务,秦泰到如今还没有办不成的案子。所以张居正相信秦泰,朝廷相信秦泰,皇室相信秦泰,李太后和新皇帝也只能相信秦泰了。
还有一点是秦泰所不知道的,也是新任皇帝和李太后最关心的,也就是如何改变局势的问题。权臣外藩宦官成为了任何一个大明皇帝心中的三大难题。权臣是一个自古就存在于帝王心中的最大一根刺。本来是君王一个人说了算的,君王可以任意说什么做什么的。可是早在没有正式有皇帝的时候起,大臣已经成为了历代君王身边的大问题。这些大臣既是君王最好的左右手,也是制衡君王手里权利的绊脚石。他们处于共同利益会帮助君王处理军国大事,表面上看上去是君臣和谐的样子。但是一旦君王的决定危及或者损害到大臣为代表的贵族集团的时候,作为代表的他们就会出来制衡君王。或是小心翼翼地提醒君王,或是私下警告君王,更或者是公开拒绝君王的号令,甚至于公然召集大家废除这个君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许多君王就这么被逼消失或者下台过。所以历代君王既离不开这些大臣,又在心里十分忌惮这些大臣。秦始皇建立帝国成为第一代皇帝时,在众大臣的暗示下不得不设立了一个衙门,可见这些大臣在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多么齐心协力,就连这么强势的秦始皇也不得不向他们妥协。秦始皇是第一任皇帝,也就是最高统治者,下面是丞相太尉和御史。丞相是百官之首,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国家的日常事务,唯一不能插手的就是军事;太尉是武官之首,平时负责训练和管理军队士兵和武将的。但是到了战事的时候,太尉也不能直接调动军队的,没有皇帝的手令太尉不可能调动大部队;御史又叫言官,负责监督官员的个人操守和工作态度。同时言官也负责监督包括皇帝在内的后宫任何人员的言行。一旦皇帝说出或者做出出格的事情的时候,御史和他所率领的团队就可以直接指责皇帝的言行。为了保护御史的安全,为了不让御史被打击报复,大臣们帮御史求到了一份保证书。由秦始皇亲手写下了言者无罪四个字,保证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