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泰虽然不想卷入政治派系斗争,但是不代表他对此一无所知。顶点m.23us.更新最快如今的局势相当混乱,比起当年严嵩把持朝政的时候还要乱。当年秦泰刚刚入仕,就觉得朝廷关系太混乱。严嵩一党控制着当时一半的势力,徐阶为首的清流控制了近二成的局面,还有一股势力看上去是墙头草,左右摆动着不知道会怎么样。其实这股势力幕后的操控人就是嘉靖皇帝朱厚,他把局面控制在自己手里,当严嵩一派做过头的时候,这些人就会出来和清流一起制衡严嵩。当严嵩执行嘉靖皇帝朱厚受阻的时候,这些人会站出来和严嵩的人一起对付清流或者地方势力。三方势力错综复杂,可是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时而是盟友时而就是敌人。秦泰就觉得这好像是三国大战。如今的局面比当年更乱,隆庆皇帝算是一股势力,但是他的内部不团结。李贵妃分走了一部分的力量,孟冲和冯保之间的内斗又消耗了不少。如今隆庆皇帝为代表的势力,真正在隆庆皇帝手里的权力并不多,隆庆皇帝几乎已经无法驾驭。朝中的势力表面上看上去是两股,较大的一股是徐阶,高拱控制着另外一股势力。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秦泰早就看出徐阶和他的弟子张居正有了分析。在原属于徐阶为首那一方,早就分成了好几股势力。徐阶控制的一部分,他们以徐阶马首是瞻,被大家称之为了老党,不但观念守旧而且开始变得任人唯亲。只要是他们自己人,不管对错都要支持,已经失去了原则和正义,开始像严嵩一伙人。张居正为首的一部分人自称新党,不但锐意进取,而且大胆改革,大有大展拳脚的打算。一部分人不算是老党也不是新党,作壁上观而已。高拱的党派也有了变化,自从高拱被贬之后,有的投靠了徐阶,有的加入了张居正,有的当上了隆庆皇帝的爪牙,更多的人选出了新的领袖。因为谭纶受到了高拱的牵连,被逼离开京城,所以围在谭纶身边的支持者也开始变节。就算没有公开和谭纶决裂,也和谭纶渐行渐远,大家都以为谭纶因为高拱已经失去行情。没想到谭纶和高拱这么快就又回到了权力核心,而且高拱出任内阁首辅,谭纶也如愿以偿地进了内阁。原来的下属有的负荆请罪,有的再次投靠,更有的人脱离原有的组织来加入。为了快速收回权力,为了不影响大家来投靠,高拱和谭纶决定对背叛者既往不咎,只要大家愿意效忠自己,就不再追究过去。
这样一来就是大混战了,隆庆皇帝一股,李贵妃一股,孟冲一股,冯保一股,高拱一股,张居正一股,谭纶一股,徐阶一股,其他还有不少墙头草和中间派。这么乱的局面真的很少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