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军官也算办事认真,张敬的马车依然留在原地,马车外用一大匹的布料挡着,令周围的人拟旨,皇帝加盖玉玺的圣旨最正规,又叫中旨或者大旨。这种圣旨不但大内有存档,内阁也有相应的留档。司礼监代皇帝拟旨盖章,知会内阁后下的圣旨叫简旨,又叫特旨。虽然没有真正的圣旨那么隆重,但是依然具有皇家风范。而**更多的是皇帝自己内部下的旨意,加盖了皇帝自己的私人印章,任命**官员都是这么样的。几乎所有**太监的升迁,只要不涉及到司礼监这种重要职位的任免,都不需要通过内阁。皇帝的私人印鉴,加上司礼监的大印,主管部门的签字或者盖章之后,这个太监或者宫女的任免就算完成了。当然更多的任免只不过是口头任免而已,要不是张敬要到外地接收兵权的话,也不需要什么书面文件。当初张敬去昆山军营当监军就没有什么证明,一个主管太监将张敬领到军营,和前任太监做了一个交割就完事了,哪里有什么圣旨或者文件?
张敬在离开皇宫的时候,挨了一顿打,这件事情秦泰并不太清楚。但是秦泰从张敬,也就是死者爬睡的姿势可以猜测出一些。张敬一定身上有病或者有伤,所以才不能坐轿或者正在躺着睡。一般来说官员坐轿是官员的习惯和身份的象征,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喜欢坐轿。骑马对于文官来说,真的有点吃力,所以一些官员在赶路的时候选择坐马车。只要身上没有痔疮发作,屁股没有开花,谁会愿意长期爬睡在马车上?可见这个张敬身上一定有问题。
秦泰马上想到了那份关于张敬的卷宗,张敬应该进司礼监才对,怎么会被下放到南京当提督太监呢?难道张敬犯了事,得罪了什么人?对的,一定是这样,不然张敬不会被赶出皇宫,更不会降职去当什么提督太监。这么说起来的话,张敬一定是挨了打,伤势没有好就被催着去上任。南京那里没有听说出了什么大事,前方战事有没有大的变化,提督太监并不急着到任。上一任南京提督太监已经离任近一年了,没有必要急着办移交,张敬这么急着到任一定有原因。难道这一切都是对方安排好的?这么说来对方的势力不但大,而且已经通到了京城皇宫里面。看来秦泰不得不对这个还不知道底细的对手千万分的小心才是。
勘察完现场,就是最要紧的验尸了。一边的马三刀已经渐渐适应张敬,帮着秦泰小心翼翼的脱下张敬身上的衣服。一来怕遗漏什么,二是怕动作大了,张敬身体受到影响。第三秦泰担心衣服上有什么重要线索。每脱一件衣服,秦泰都要马三刀拿着衣服或者裤子,秦泰一一画下来。马三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