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完军购和军事技术生产线的合同,张准没有时间休息,华夏帝国的开国大典就要开始了,他要抓紧时间把民用物资全部定下来,才好回去参加大典。民用物资中,原先最大采购量的是水泥,不过超级工程用血脉点,房屋城池翻新需要的水泥,张准也准备去借阿三家的。剩下的钢铁和其他金属,买上几万吨也够华夏社近期使用了。
这次张准的采购重点放在农业上,购买农业物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涉及到无数,氮长叶,磷长果,钾肥长柴火,光有现代良好的种苗也没用,还得有化肥来保证产量。现代华夏的化肥产量很高,但是销售量却越来越低,主要还是因为城市化进程造成农田被侵占,种粮区越来越小。
张准记得老家淮城,那里曾经有一个化肥厂,当年可是所有青年男女最想去的厂子。工资高,待遇好,还有独立的学校和浴室。可惜现在早就已经破产。这不是个例,张准在南都当记者的时候,去过很多地方,那里也是这样的场景。有的厂子破产,有的厂子私有化,有的厂子还在苟延残喘。
但让张准吃惊的是,化肥的价格并不低,特别是张准准备买的复合化肥,就是将含有氮磷钾元素的矿物质,经过化学反应后形成的肥料。张准有些挠头,这是怎么回事。不过想了想,也理解了。近些年现代华夏的最低收粮价格,还有耕地红线政策,更是取消了农业税,所以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高涨,化肥价格自然就比较高了。
可是华夏社现在占领的8个行省,还有即将占领的南方各行省,需要的肥料量是很高的,如果购买复合肥料,资金上又是一笔大支出。张准丢下文件,打开电脑查起了资料,很快有了新发现。那就是复混肥料,这是用物理混合法生产出来的叫复混肥,肥效跟复合肥差不多。比较而言,复混肥生产成本低,只要把各种基础肥料配齐,掺在一起搅拌均匀就可以了。而复合肥生产需要提供一定的条件,让原料进行化学反应,然后再喷浆造粒,所需的成本比复混肥高得多,在市场上同样养分含量的复合肥比复混肥要高几,这些数量完全不是问题,在中国,任何东西只要进入规模化生产,不说价格高低,产量上没个一年几十上百万吨的,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干实业的。
牲畜和家禽的交货可能需要2到3月,也就是华夏社时空差不多一年的样子,张准也没办法,现在失去了调节时空流速的功能,他就只能多待在华夏社时空。他生怕自己在现代呆了几个月,华夏社已经过去一年,那就真该天下大乱了。采购完军事和农业物资,张准还剩下2130亿资金来采购生活物资。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