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还有,在波伊战争之后,梁夏帝国就再也没有主动卷入过大规模局部战争!
即便是在第二次南方次大陆战争期间,梁夏帝国也是以威胁为主,而且最终通过威胁达到了目的。
当然,迢曼帝国与纽兰共和国也有类似的教训。
比如,在波伊战争之前的第一次民族独立运动浪潮当中,迢曼帝国为了维系其在环陆心海地区的霸权,不惜出兵镇压北玄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不但遭受了惨败,还把原本就不算多的大战红利挥霍一空。
纽兰共和国则是在干预库巴的行动中遭受惨败,其国家声誉在加勒比地区,以及南孤大陆是一落千丈。即便到现在,与纽兰共和国隔海相望的库巴都坚定的奉行反纽战略,成为了纽兰共和国挥之不去的癣疥之疾。
显然,在遭受挫败之后,超级霸权无一例外的变得投鼠忌器。
由此,必然会导致超级霸权之间的矛盾没办法化解,只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到最后来一次总爆发。
哪怕所有人都知道,全球大战更加的得不偿失,可是在生死攸关的问题上,任何一个国家的领导人都不会把战争的收益放在首位,主要考虑的,甚至唯一考虑的,只是如何保证自身的生存。
在全球大战中,获胜就是最大的收益,或者说只有取胜,才有回本的希望。
正是如此,全球大战才变得不可避免。
可见,如果能够解决战争的收益问题,让发动局部战争变得有利可图,就能消除爆发全球大战的风险。
其实,这也是新军事学说在诞生之后就备受推崇的关键所在。
关键,也就是发动局部战争是否有利可图。
波沙湾战争给出了一个接近于完美的答案。
虽然这场战争的总耗费超过1000亿纽币,仅直接战争开支就多达800亿纽币,但是与收益相比,这点耗费根本不算多。比如说,只是占领区里的油田,潜在的开采价值就高达数万亿纽币。又比如,科威特战后重建的市场总量高达数千亿纽币,所创造的利润至少都有数百亿纽币。
关键还有,波沙湾战争的开支并不全是由梁夏帝国承担。
严格的说,绝大部分战争费用都是由盟国承担。
等于是说,梁夏帝国利用盟国的钱打了一场只赚不赔的局部战争!
从这个角度看,梁夏帝国不但没亏本,还大赚特赚。
按纽兰军方的分析,如果没有爆发第三次全球大战,算上在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