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有利可图(2/6)
作者:闪烁
显然,参与第三次全球大战,也是为了收复霍瓦依群岛。
按照杰克逊的判断,只要斯塔克拟定的作战计划能顺利实施,那么在夺回了霍瓦依群岛之后,纽兰海军将由攻转守,在大力加强霍瓦依群岛防御部署的同时,还会通过出兵西大陆牵制梁夏帝国。
打到最后,依然是逼迫梁夏帝国承认霍瓦依群岛属于纽兰共和国,并且以此为条件签署停战协议。
可见,关键就是霍瓦依群岛。
梁夏当局既然主动发起停战谈判,就肯定知道,只有让出霍瓦依群岛,才有签署停战协议的可能。
那么,梁夏帝国会让出霍瓦依群岛吗?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虽然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打赢了霍瓦依群岛攻防战,夺得东望洋战争的主动权,拥有绝对军事优势的梁夏帝国,肯定不会拿霍瓦依群岛当谈判筹码,但是杰克逊同样知道,只要梁夏当局想尽快结束这场大战,降低大战造成的损失,回到原来的发展轨道上去,就必须跟纽兰共和国妥协。
为此,就需要在谈判中做出必要让步。
不再受纽兰共和国掣肘,由梁夏帝国统帅的东方集团能够在一年之内击败西陆集团,称霸整个世界岛。
如果没能跟纽兰共和国达成停战协议,梁夏帝国还要用3年,甚至5年的时间,才有望击败西陆集团,而且未必能够获得大战的全面胜利,到最后肯定还要耗费大量资源收拾战后的烂摊子。
关键,其实就是前面提到的,以新军事学说为理论依据的第三次军事变革。
说得直接一点,只要梁夏帝国坚持推行新军事学说,就必须得竭尽全力控制这场全球大战的规模。
可问题是,华城那些家伙难道就不清楚其中的厉害关系?
如果说在十多年前,丁镇南刚刚提出新军事学说的时候,纽兰军方还将信将疑的话,那么到现在,准确说是在波沙湾战争打响后,就再也没人怀疑新军事学说的价值,而且几乎所有纽兰军官都成了丁镇南的粉丝。
杰克逊也一样。
在杰克逊看来,丁镇南提出的新军事学说,最大的价值,其实是解决了一个限制战争的关键问题。
成本。
当然,也可以说是收益。
放眼过去,尤其是在第一次全球大战之后,不管是全球大战,或者是局部战争,几乎每场战争的投入都远远超过了收益,因此就算打赢了战争,依然是得不偿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