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当成心腹大患。
不为别的,梵罗国的人口超过10亿,国土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千米,而且拥有得天独厚的光热条件,比如耕地面积大约有30亿亩,比梁夏帝国多了将近20%,比纽兰共和国都要稍微多一点。在帝国周边,乃至整个世界岛,都找不出类似的国家。理论上,不管是实现了工业化,把10亿人武装起来,还是爆发大规模战乱,导致10亿人流离失所,都会对帝国构成巨大威胁。
关键并不是人太多,而是这么多人都属于一个国家。
在与巴铁结盟之后,帝国拟定了针对南方次大陆的基本战略。
说得简单一点,不管是爆发全球大战,还是第三次南方次大陆战争,帝国的基本目的都是粉碎梵罗国。
虽然能够通过攻占梵罗国首都来实现目的,但是很有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
道理也很简单:梵罗当局很有可能在德城沦陷之后缴械投降,以保护核心利益,也就是国家的完整性。
此外,这里还涉及到巴铁当局的立场。
虽然一直把梵罗国当成头号威胁,当初就是为了对抗梵罗国才跟梁夏帝国结盟,但是站在巴铁当局的立场来看,在过去十几年里,巴铁能受到重视,获得大量的援助,乃至在东方集团里的地位,其实都跟梵罗国有关。
如果来自梵罗国的威胁不存在了,巴铁还会受到重视吗?
等到南方次大陆上出现众多像巴铁这样的中等国家,梁夏帝国有了更多的选择,未必会继续倚重巴铁。
为了维护地区平衡,梁夏帝国肯定会扶持其他国家,避免让巴铁独大。
可见,巴铁会在第一时间接受梵罗国投降。
没有巴铁参与,帝国在南方次大陆上的军事行动就失去了合法性,毕竟帝国并不是南方次大陆的国家。
显然,即便是从帝国的政治立场出发,也不能直接攻打德城。
可问题是,这重局面肯定没办法一直维持下去。
随着战局发展,特别是主要战略方向,即大陆战场上的局面发生逆转,哪怕首都德城还没有遭到攻击,梵罗当局都很有可能决定尽早投降。从时间上看,大陆战场的局势肯定会在半年之内发生转变。
不要忘了,大陆战场上的大规模作战行动都在春季进行,现在到明年春季,差不多也就半年。
要说的话,这也是周涌涛只给了丁镇南半年时间的原因。
半年之后,等帝国陆军在大陆战场上发起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