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防比例,往往会采用大机群的方式发起攻击。
这样一来,哪怕遭到了拦截,也有部分攻击机能够突破敌人的防空网。
此外,还能更有效的利用护航战斗机。
毕竟,护航战斗机是掩护一个方向的攻击机群,而攻击机群里面有多少攻击机,反到是次要问题。
换句话说,如果把3艘航母派出的战斗机放在同一个方向上,那就是24架-14,肯定能够对梁夏舰队的防空网构成严重威胁,比如冲散防空战斗机,从而让攻击机群到达攻击海域上空。
哪怕要分散敌人的防空力量,最多就分成两支机群。
正是如此,梁夏舰队在做防空部署的时候,把重点放在了东边与东北。
其实,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那确实就是第六十一特混舰队。
通常情况,在高强度的防空作战当中,双航母战斗群最多只能关注到两个方向,即搭载的舰载战斗机,以及2艘航母的出动速度,也就只能确保在2个主要方向上投入足够的防空力量。
再多的话,就得增加第三艘航母。
因为在通常情况下,航母战斗群要面对来自多个方向的威胁,所以在执行高强度作战任务的时候,往往都采用三航母战斗群。事实上,也只有3艘航母才能搭载足够的舰载机,构筑起足够牢固的防空网。
结果就是,从东南方向突击的机群并没有遇到阻拦。
等到前出的预警机发现来袭的攻击机群时,准确说是前出的护航战斗机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做出调整。
当时,升空巡逻的“战-9”都处于交战状态,而紧急出动的“战-9”还没有赶到。
大概是担心被击落,或者是舰队指挥官下达了命令,那架“指-6”在判断出来袭敌机是-14之后就转向飞走了。
随后,跟在-14后面的24架-6开始加速冲刺。
其实,这些-6一直都在加速冲刺,主要是其飞行速度本来就不快,冲刺速度与巡航速度没有太大差别。
只是,在护航战斗机去人已经赶跑了敌人的预警机之后,-6机群才把飞行高度提高到500米。
在此之前,24架-6都在贴近海面的超低空飞行。
要说的话,超低空突防一直就是-6的拿手好戏。
设计-6的那个时代,便携式防空导弹与配备了火控系统的小口径自行高射炮都没有问世,威胁最大的是各种远程防空导弹与大口径高射炮,因此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