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没有这样的必要。
如果只是为护航战斗机加油,哪怕第六十一特混舰队把搭载的舰载战斗机全都派来,也没有任何的挑战性。
“战-9”的最大载油量不到9吨,通常的加油量在4到6吨之间。
要用光8架“油-20”运载的640吨燃油,得出动100多架“战-9”,而第六十一特混舰队总共都没有这么多的战斗机。
其实,这也能看出大型加油机的巨大价值。
一架“油-20”装载的燃油,至少相当于10架“攻-5”在执行伙伴式加油任务时能提供的燃油。
空军一次出动8架,绝对是下了血本!
要说的话,也就是确保在机会到来的时候能够抓住。
结果就是,在白华伟下达命令的时候,两支轰炸机编队均已到达待命海域,其实是刚到不久。
当时,提供掩护的“战-9”已跟加油机汇合,正在进行第一次空中加油。
确认作战命令是来自前线总指挥之后,跟在轰炸机群的后面,负责指挥协调的大型预警机才转发命令。
要说的话,确实太早了。
按白华伟做的安排,在发起攻击之前,第六十一特混舰队还要增派一批战斗机,以增强掩护力度。
关键是“-30”的射程仅650千米。为了提高命中率,得把投射距离控制在600千米以内。
如果攻击目标是纽兰海军的特混舰队,就肯定要面对防空战斗机。
其实,这也是空军出动大型预警机参与攻击行动的原因。
海军的“指-6”没有空中加油能力,最多能够在待命阶段为护航战斗机提供帮助。
在突击行动开始后,只能靠空军的大型预警机。
那么,就得安排战斗机为预警机提供掩护。
第六十一特混舰队还为此专门做了调整,两支联队都减少1个大队的多用途战斗机,增加了20架重型战斗机。
也就是说,总共有88架“战-9”。
正是如此,白华伟才安排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出动一个大队的24架战斗机,其中的2个中队执行攻势护航任务。
简单的说,就是在两个进攻方向,各安排1个中队的8架“战-9”到轰炸机群的前方开路,其实是引开敌方的防空战斗机。通常采用的战术,其实是突击敌方的预警机,逼迫敌方后撤并收缩防线。
这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战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