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的气候都很适宜,物产也非常丰富,更别说还有好几处全球闻名的阳光海滩。关键是,霍瓦依群岛属于甲类“前线”战区,享受最高级别的待遇,哪怕同级别最低标准。这就意味着,最基层的士兵每年有12000金元的派驻津贴,军官则按照军衔高低,在24000金元到72000金元之间。要知道,即便到现在,帝国国民的人均收入还不到30000金元,而收入中位数在25000金元以内。很明显,只是海外派驻津贴就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结果就是,派驻霍瓦依群岛的军人基本上都是拖家带口。
只是在霍努岛的驻军生活区,就有十几万军属。
为此,帝国海军投资修建了医院、学校与购物中心,并且兴办了一些公益事业,为随军家属提供工作岗位。最有名的就是海军资助的“文化交流中心”,其工作人员全都是驻军官兵的家属。
在波沙湾战争爆发之后,帝国海军就启动了代号“回家”的遣返行动。
此后,在大战爆发,也就是西陆集团发动战争之后,遣返行动进入到强制阶段,而且由专门单位负责。
可惜的是,在纽兰共和国参战前,只遣返了大约一半的军属。
要说的话,这个效率已经很高了。
遣返行动,不止是把人送走,还包括个人财物,以及回到国内的安顿,也就是为遣返的军属提供居住地点,安排合适的工作,以及为军人子女提供义务教育,甚至还要算上赡养方面的事情。
说得直接一点,霍瓦依群岛的气候确实太好了。
为此,大约有数千名退役的老兵,以及高级军官的父母住在海军开办的养老院里面。
显然,转移与安顿这些军属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当然,需要转移的还有在战斗当中负伤的官兵,特别是丧失作战能力的重伤员。
按海军统计的数据,只是在开战的前3日就有大约6000名官兵负伤,其中的重伤员超过了1000人。此后每一天,都会有官兵受伤,而且重伤员的比例一直在升高。主要是,有很多伤员因为缺医少药,没有及时的获得就只,或者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由轻伤发展成了重伤。
撤走重伤员也刻不容缓。
不然的话,海军司令部也不会请空军发起战略空运。
按照海军司令部发来的电报,战略空运由首辅直接授权,空军司令部高度重视,肯定会全力以赴。
至于要不要死守霍瓦依群岛,还有得一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