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巴铁、沙乌地、阿联酋、阿曼、骆沙联邦共和国、狭夷皇国与奥国,其中狭夷皇国与奥国只提供后勤支持。
在此基础之上,联合部队司令部在8月3日才正式挂牌。
出兵参战肯定不是一句口号那么简单,肯定得采取行动。
最积极的就是高巨王国,答应派遣一支拥有160架战斗机的航空联队参与战斗,并由联合部队司令部直接指挥。岱曼王国也答应出动100架战斗机,而斯里兰卡、麻莱国等几个铁杆盟友都会派遣航空兵参战。
这意味着,需要花时间解决通信、指挥等问题。
当然,指挥层面上到没什么问题。
三足鼎力的局面持续数十年,为全球大战准备了几十年,帝国早就在军事层面上完成了对盟国的控制。
准确的说,建立起了以帝国为绝对核心的军事指挥体系。
所有纳入该体系的盟国,在战时都得无条件的听从帝国指挥,也就是常说的在集体防御机制之下,交出军事指挥权。
此次出兵波沙湾更像在检验这套指挥体系。
除了完成前进部署,派部队去波沙湾地区,进驻沙乌地、阿联酋、卡塔尔与阿曼等国提供的军事基地之外,在参战之前最关键的准备工作,也就是协商分派作战任务把盟国的价值发挥出来。
其实,这也是最麻烦的部分。
作战任务,肯定有难易之分,在分配任务的时候必然会产生矛盾,甚至会对联合部队的团结构成影响。
当然,需要更多的时间。
所幸的是,相关的分工,其实在和平时期就已经确定了下来,并决定了盟国武装力量的基本构成,因此在出兵的几个主要盟国中,最大的问题是明确战术任务的先后顺序,让盟国的参战部队融入到联合部队中去。
正是如此,发起第二阶段打击行动的时间由4日凌晨推迟到6日凌晨。
为了争取2天时间,或者说是稳住巴格达当局,让侯赛因不至于在这2天时间里进铤而走险,才由以沙乌地为首的波沙湾南岸产油国集团出面进行外交斡旋,名义上争取和平解决纷争。
其实,伊拉克也是产油国集团的成员。
此外还有,在伊拉克出兵入侵科威特之后,大部分国家已经与其断绝外交关系。
在这几天里面,也没有什么重大事情发生。
要说的话,也就是开战当天,白天的空中战斗,以及夜间的地面战斗,而且地面战斗并没有大肆宣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