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在陆军服役了几十年,对陆军战术了如指掌。
正是如此,薛远征提前下了命令,部署在西北的帝国陆军提前了十几个小时进入到战备状态。等到骆沙军队发动进攻的时候,防线上的帝 队都已经进入防御阵地,主力全都保存了下来。
不然,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天之后发起全面反击。
此外,薛远征还及时给迢曼首相阿道夫打电话,发出了战争警告。
虽然从事后的角度来看,阿道夫没有把薛远征的警告当回事,至少没有提前让边防部队进入战备状态,但是迢曼陆军的部分将领肯定收到消息,并提高警惕,其中就有指挥3个装甲师的曼斯坦将军。
这3个装甲师都在22日的夜间离开驻地,当战争在次日的时候,全都躲到自己防线的后方。关键是,在骆沙军队发的受轮进攻当中,这3个师的前进阵地遭到覆盖打击,预设掩体几乎全部被摧毁。
要是没有及时撤走,恐怕在23日就被全歼了,迢曼帝国甚至有可能因此战败。
从战局发展看,没有这3个装甲师在前面左挡右支,迢曼帝国肯定会在严冬到来前丢掉首都。
总而言之,纽兰联邦在10月12日参战,狭夷皇国在10月22日宣布投降与骆沙联邦在10月23日反水,全都是安排好的。
在这里面,要说有什么意外,也许是狭夷皇国宣布投降。
严格的说,狭夷皇国投降是备用计划。
从整个部署看,头号目的是要一举击败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至少是扭转整个战局。
站在事后角度,其实看得更清楚。
如果在10月12日的西北东望洋海战当中,战败的是梁夏海军呢?
狭夷皇国肯定不会投降,而且骆沙联邦会在13日反水,然后对处在错愕之中的迢曼帝国发动闪击战。
多了10天,还不需要在东面分兵,攻灭迢曼帝国的把握肯定更大。
到了年底,最迟在新历101年的春天,骆沙大军能在巨大陆这边发动进攻。梁夏帝国在这个时候,因为还要面对强大的纽兰海军,甚至得死守外本土围防线,所以未必会在陆地战场上投入重兵。
关键,梁夏帝国的石油储备,最多只够消耗一年半。
哪怕稳住了所有的战线,如果没在新历102年的春天获得新的产油地,梁夏帝国同样会战败。
因为在西北东望洋海战当中遭受惨败,所以即便获得了4艘大型航母,帝国海军也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