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自己这个天子是不是太累了?
“陛下这般忙碌,废寝忘食,玄清以为……三公难辞其咎。”
皇兄这般操劳,周清自然知道缘由。
法术势三者归一,把握二柄,权势在握,虽有三公九卿,仍为……大小要事决断。
尤其还在新岁这个关卡,四十二郡、三公九卿大小事务尽皆呈上来,换成自己,早就头大了。
三公必须负有责任。
“哈哈哈,虽累……朕喜欢这种累。”
“朕为天子,本该如此。”
嬴政摆摆手,笑语道。
这是自己的责任,是属于自己应该做的。
虽累,可是观……诸夏四十二郡县、千万之民随着文书而动,那种独属于天子的感觉便是生出。
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
天子印玺就是如此。
“倒是你……,护国学宫抽调百人,中央学宫抽调百五十人,这可是两百多人了。”
“调遣入江南,也是不小的手笔。”
嬴政停下手中的动作,离开帝座,说道两大学宫的要事。
一共两百五十人,占据今岁两大学宫毕业的武军政要事,当已有定论,策略,何以近日来还这般操劳?”
指着上首案上明显增多的文书。
周清也是有些奇异。
临近新岁,自然大事很多。
可……大事、要事是不一样的。
“修筑驰道!”
“币值革新!”
“疏通诸夏沟渠!”
“整修诸夏水利!”
“制式文字!”
“田亩整顿!”
“军备整顿!”
“长城!”
“陇西!”
“匈奴!”
“诸子百家!”
“……”
一桩桩,一件件,始皇帝嬴政清晰的将其一一道出。
每一件事都包含许多方面,比如修筑驰道,由着水石的存在,虽说方便许多,可……开拓诸夏各地主要驰道,非数十年之功不可。
若是将驰道从诸郡到县域、乡里,怕是需要更长的时间。
比如疏浚漕渠,战国大争之世以来,诸国兴盛不已,盛者,自然有力量,整顿沟渠。
弱者,则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财力。
根据大田令郑国所言,盘整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