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小规模的战斗中,叶菲姆大尉所表现的临机决断能力,让索科夫感到非常满意。>
叶菲姆根据林中传出的声音,准确地判断出对方在五十米开外,并果断地投掷了手榴弹。手榴弹的投掷距离一般是二三十米,就算爆炸也伤不到林中的人。手榴弹产生的火光,让林中人的藏身之处暴露,为阵地上的指战员指明了射击的方向。>
林中人不管是敌人还是自己人,听到爆炸声之后,本能地会进行反击。然后阵地上的人,就能根据对面传来的枪声,准确地判断出来究竟是自己人还是敌人。>
相比之下,别尔金的反应就要迟钝许多。战斗都结束了,他才出现在一营的阵地上,望着远处林子还没有熄灭的火光,一头雾水地问索科夫:“旅长同志,怎么回事,这里出什么事情了?”>
索科夫心里暗暗叹口气,觉得这个副旅长的表现太令人失望了,战斗都结束了,他还没有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由他来指挥部队,没准德国人摸到他的面前,他还无法采取任何的应对措施。>
“副旅长同志,刚刚有一小股敌人试图偷袭一营阵地。”索科夫望着别尔金,轻描淡写地说:“好在一营长叶菲姆大尉及时察觉,成功地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别尔金再次朝火光的方向看了一眼,一连串地问道:“有没有派人过去查看?我军的伤亡情况如何?”>
“我军的战损还在统计中。”索科夫简短地说道:“天色太暗,林子里是什么情况,我们还不太清楚,所以我没有让人过去查看。”>
“为什么不查看呢?”别尔金有些着急地说:“那我们怎么知道消灭了多少敌人?”>
“来偷袭的敌人有没有被消灭,我们还不太清楚,就贸然派人去查看,很有可能被躲在暗处的敌人打冷枪,造成不必要的伤亡。”索科夫说:“所以我打算等天亮之后,再派人过去查看也不迟。”>
听索科夫这么说,别尔金第三次看向了林子方向,发现除了着火的地段外,其余的区域都处于黑暗之中,若是有漏网的德国人躲在附近,贸贸然派人去查看,恐怕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他也不固执己见,而是点头同意了索科夫的做法:“旅长同志,您的决定是正确的。”>
“报告!”叶菲姆来到了两人面前,报告说:“经过统计,在不久前结束的长大后中,我营牺牲2人,负伤6人。至于敌人的伤亡如何,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