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卢文斌的感觉不同,主教练拉尔夫是德国名帅,专业教练,而且旁观者清。>
在场边看了20分钟之后,他总感觉云达不莱梅的后防线除了鲍曼和普勒德尔贴身盯防卢文斌外,还有一个人距离卢文斌并不远,总是距离很近。>
只不过这个人不固定,好像是区域联防的形式,卢文斌跑到哪一块,就由那一块的后防球员协助鲍曼和普勒德尔防守卢文斌。>
但时间太短,拉尔夫还不确定,他决定再观察一下再说。>
不过,拉尔夫在观察,云达不莱梅可不给他这个时间。>
在增加人手基本限制住卢文斌后,云达不莱梅的进攻也开始发威。>
第24分钟,同样技术出色的巴西前卫迭戈·库尼亚从中场开始带球,来了一次超过40米的长途奔袭,连过两人形成单刀,然后杀入大禁`区面对出击的厄兹詹打远角成功。>
客场作战的云达不莱梅首开记录,率先取得进球,云达不莱梅总比分3-2领先霍芬海姆了。>
主场3万多霍芬海姆球迷顿时寂静无声,只有一千多名云达不莱梅的球迷在看台角落里又蹦又跳,为库尼亚的长途奔袭精彩进球热烈欢呼庆祝。>
比赛继续,总比分落后的霍芬海姆自然被逼上绝路,只能继续进攻,而且继续将进攻的重心放在了已经成为德甲射手王的卢文斌身上。>
一方面是队友们想帮卢文斌破纪录,另一方面也是队友们对卢文斌更信任。>
大家都相信,只要由卢文斌来射门,那进球的机会就比他们大得多。>
于是,第28分钟,队长萨利霍维奇在边路突破后杀入禁`区形成单刀,面对出击的门将维泽都没有选择射门,而是横传到了中路,希望由中路跟进的卢文斌来完成射门。>
卢文斌确实用18/18的体格扛住了鲍曼和普勒德尔的拉扯冲撞,从中路杀进了禁`区,倒地飞铲,准备来一脚铲射。>
但是,本来应该防守帕尔吉奇的默特萨克却早已丢下帕尔吉奇,同样冲了过来,从侧面铲向皮球。>
然后,同时飞铲的卢文斌就和默特萨克隔着皮球来了一次对脚。>
虽然两人都没有受伤,但皮球却被踢飞了起来,被紧随其后的鲍曼额头一点,点出底线解了围。>
显然,默特萨克的及时铲球阻止了卢文斌的铲射,是一次成功、完美的补防。>
默特萨克从地上站起来后,鲍曼、普勒德尔、门将维泽都纷纷拍了拍他的头,对他的及时补防表示赞赏。>
地上的卢文斌则狠狠的一拳锤到草地上,觉得自己还是速度太慢了。>
如果他再快一点,提前铲到球的话,就可以将球铲进球门,而不会被默特萨克同时铲到,和他对脚了。>
卢文斌和队友、球迷粉丝们各自懊恼不已,但主教练拉尔夫已经确定了,云达不莱梅不是两个人盯防卢文斌,而是三个人盯防卢文斌。>
只不过,第三个人是轮换的区域协防,并不是固定的人选,所有比较隐蔽,大家都一直没发现。>
但通过卢文斌的几次射门被阻挡,拉尔夫观察到现在,他已经可以百分之百确定云达不莱梅是在用三个人防守卢文斌了。>
拉尔夫不由看了看场边正在为默特萨克的及时补防握拳庆祝的沙夫:沙夫这是下了血本啊!>
总共11个人,沙夫竟然用了3个人来防守卢文斌,那不是霍芬海姆其他球员可以10打8了?>
难道沙夫就笃定霍芬海姆只有卢文斌能射门?其他人哪怕自己有好机会也不射门,都要把射门机会交给卢文斌?>
这次进攻机会中萨利霍维奇倒是真有这种倾向,自己单刀都不射门,还要传给中路被鲍曼和普勒德尔死死缠住的卢文斌。>
拉尔夫又看了看场边和记者席上来自全世界几十个国家、长`枪短炮的几百名记者,突然理解了手下队员们和沙夫的想法。>
队员们可能真的想帮助卢文斌破纪录,沙夫也正是利用了霍芬海姆全队上下的这种想法,针对性的派出了更极端的三人盯防战术,几乎算是彻底盯死卢文斌了。>
哪怕卢文斌偶尔获得射门机会,也有很大概率被第三个人干扰破坏,因为卢文斌根本没注意到第三个人,还以为自己只要摆脱了贴身盯防他的两个人就行了呢!>
如果霍芬海姆继续把希望放在卢文斌身上的话,可能还真的要被沙夫得逞,被云达不莱梅淘汰出局了。>
不过,拉尔夫已经发现了对方的战术,那自然就不会再坐以待毙了。>
对方三个人防守卢文斌,那帕尔吉奇、爱德华多、萨利霍维奇的射门机会肯定就是大把的,再把重心放在卢文斌身上就不合适了!>
拉尔夫可不会去为卢文斌的纪录考虑。>
卢文斌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