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3章 《论持久战》之光(2/4)

作者:渔父
难地向重庆移动,向香港移动。香港的人数骤然增加起来,重庆的人口急剧增加。

在这种形势下,朝鲜,东北,台湾几地大量的粮食物资通过海路陆路运往长江下游。日本人因为准备不足,很是被动,征兵调兵在本土不断进行。

长江中原,战况不好,一败涂地。此时,亡国论甚嚣尘上。

打胜了,就大喊速胜论,失败了,就喊亡国论。

这时候,小路的几个胜利,能否给他们以鼓舞?

这个关键时刻,一部伟大著作诞生了,就是《论持久战》。

之所以是伟大的著作,就是因为他指出了正确的方向,指出了弱国战胜强国的方向和方法。可以预见,就算日本人不发动太平洋战争,把所有的军力都投入在中国战场,中国也一定会胜利,只不过胜利得时间会拖一些年而已。

毛公开始写这一部著作的时候,是198年春,为了给他暖脚,警卫员把火盆放在脚边,结果他过分投入,火盆烧了棉鞋。

整个著作写了天。虽然构思很久,但不到十天,就写出这样一部著作,实在是前无古人。

五月到六月,毛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以《论持久战》为题发表了演讲,受到干部战士们的热烈欢迎,他们争相传闻、展开讨论。

历史虽然被小路改变,但是毛公看资料得时候,没有看自己的著作,而是着重看历史地走向。在抗战困难的时候,毛公只是审时度势,不看电脑里的历史资料,和历史一样,写出了《论持久战》。

拿出来草稿,保密组的人和历史文献相比,竟然一字不差。

这一部惊世之作,有几个人的反应很有意思。陈云一力主张印刷,去武汉重庆印刷。李宗仁十分推崇,听了周公的介绍,白崇禧则归纳《论持久战》为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

持负面态度的也不少,有两个很有名。一个是老蒋,他不知道怎么着,基本上对着一部著作采取了无视的态度。

还有一个持负面态度的是王明。王明此时在武汉主持长江局,对《论持久战》十分排斥,不允许印刷。

后来他还写一首诗以嘲讽:“四亿弗凭斗志衰,空谈持久力何来?一心坐待日苏战,阶段三分只遁牌。”

得到这个消息,小路立刻印发数百本,给全东北的军官和地下党。

东北现在正是艰难时刻。

按道理讲,日军南方军力不足,应该是东北的机会,但是,东北的日军不但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标记我一下 中医圣手 仙衍录 我的沙雕玩家弟子 从长生苟到飞升 星域战神 快穿之大佬的小祖宗甜爆了 白小升魏雪莲 逆袭之最强人生 活色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