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相水镇(1/5)

作者:许许宏宏
史志记载,相水镇始建于明朝后期,自古以水闻名。

相水河在这里转了个大弯,形成半岛地形。长期以来,从相水河上往来的大船只,把这里当作货物集散地,商业贸易经久不衰。后来,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曾在此地大举兴建军营和粮仓。再后来,侵华日军曾在此地铺设专线铁路,建成大型军需物资储备基地。

本地的人们每当到相水镇的历史,总会举一首古诗为例——

一江春波渡千帆,

两岸红叶醉秋山;

窗前倒映夏荷月,

冬絮廊桥相水弯。

此诗描绘了相水镇的四季景象,栩栩如生。然而,若以诗中字去寻找相水镇的现实情景,就不一定贴切了。你看:在公路运输网四通八达的今天,内河水运行业日益衰落,相水河上不会再有“千帆”景象出现;“红叶”是因为有大片野生枫树林才能出现的秋天景色,而现在沿河两岸都已被人工经济林和景观林所取代。

再诗的后两句:以前,相水河有一条支流水道横穿相水镇南北,水面最宽处也仅有几十米。镇上的人们都爱临水而居,在水道两岸隔窗想望;水道上架了廊桥供人员往来,正是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致。

但现在的相水镇,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就在两年前,一座钢筋水泥的公路大桥,从相水河对面不远的城市架过了相水河,穿过了相水镇,这是城市快速环道的一部分。就凭这座桥,相水镇被纳入了城市的版图,更名为相水区;这里数十年来以种菜为生的郊区农民,都变身成为城市居民了。

前面到的那条横穿相水镇南北的支流水道,已被用土石方填平;在政府的主持下,水道填平后依势建成街道,号称商业步行街;过去临水而建的民房,现在都变成了临街商铺。

要有什么没有变化的,就只有镇上那些七弯八拐的、麻石路面的街巷。相水镇到处都是巷子,有些巷子看起来没头没尾,不清走向,外地人大白天在这里迷路,那都是常有的事。

今天,祝建平约了建筑规划设计院的几个设计师,在项目现场研究设计思路。他们开了两台车过来,只能将车停在街口,一行7人在巷子里步行。

地上是年代久远的麻石路,有些石块上面刻了字或符号,形态千奇百怪,令人浮想联翩。放眼望去,巷子里的房屋建筑好比历史博物馆——

先看墙体:青砖的、红砖的、土砖的、木柱土墙的各不相同。

再看屋顶:大瓦瓦、青瓦红瓦、片瓦条瓦、石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官场滔天:从女领导司机开始! 我是神豪我怕谁 天书科技 酒剑风华 伐天破道 复婚[重生] 精灵:小智,冠军了系统才来 权少惹爱,老婆休想逃 不见长安 一枝“红杏”,桃夫别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