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一家宾馆的楼层走道上,杨一导演带着一个男青年敲开了一间房门。
开门的是红彩妹妹。
“杨导,你早,请进来吧。”
杨导一进门就开始抱怨:“北京的交通状况那真是太摧残人的性格,红彩妹妹我劝你将来也不要开车,那样还可以多活几年。”
也不用他人回应,杨导接着换成了幽默口吻:“介绍一下,我们剧组的御用编剧,人称‘字魔术师’的高强老师,男,28岁,目前单身。”
红彩妹妹:“你好,高老师请多指教。”
高强似乎是那种‘君子动手不动口’的职业编剧,他对红彩妹妹点点头,简单地了四个字:“不用客气。”
杨导:“高老师一来,我们剧组的主创成员就齐全了。红彩妹妹,高老师那是我们百里挑一找来的优秀编剧,他是特意为了我们的歌剧,放下手里的其他任务来救急。那么,他计划用几天到一周的时间,对你做深度访谈,彻底了解你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我们整场歌剧的台词和歌词,还有市场推广策划台本,都由高老师执笔创作,可以,他是我们这场歌剧的灵魂人物啊,呵呵。”
高强摆手以示不受。
杨导就:“当然,在场的我们这三个人,都是灵魂人物啊。还有,一部歌剧,曲作者当然也是灵魂人物啊——嗯,我是有件什么事要问红彩妹妹的,你看你看,我突然忘词了。我想想,哦,对了,就是主题曲!我们不是试唱了三套备选主题曲吗,传给美国老板了,怎么样?红彩妹妹,美国那边有答复了吗?”
红彩妹妹摇头。
杨导:“还没答复?”
红彩妹妹:“不是,有答复,是不好的答复。”
杨导:“不好的答复?那就——你呀,我受得了。”
红彩妹妹:“兰基金北京办事处的林一健,他是负责我们这部歌剧的项目经理,他向兰主席亲自听了我们的三套备选主题曲。”
杨导有点急了:“怎么样呢?”
红彩妹妹:“向兰主席,三套备选主题曲都有可取之处,但在旋律特色方面还不够鲜明,辨识度还不够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