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下去,连同你的少主都一起下去,不想下去,这话就不要再提!”
常遇春显然没想到看着挺好说话的宋青书会说出这样冷厉的话,也知道他是想救自己,只得道了声“大恩不言谢!”呐呐地住了口。
他们的马跑不快,眼看后面的已经追了上来,并且纷纷弯弓搭箭,向他们射过来。常遇春也被激起了血性,随手折下路上的树枝,当成利剑向后面的追兵掷去。
他手劲奇大,专门朝后面追兵所骑得马眼睛上射,一根树枝就能伤了一匹马,慢慢的,后面的追兵居然给他射的只剩下了小半。饶是如此,他背后也中了一箭,一直咬牙苦忍着,一丝声响也不发出。
等到宋青书仓促间回头去看追兵,见到他面色苍白,显是失血过多,才察觉到不对。后面的追兵似乎都是普通兵士,见到常遇春如此神力,也吓得不敢再靠近,总算让他们三人逃过了追捕。
又策马行了一阵,到了信阳境内,马已经累得口吐白沫,再也走不动了。青书他们到镇中稍作休整,替常遇春稍稍处理了伤势,又买了两匹好马,让之前累坏的马好好补充了体力,才又骑马向南驰去。
现在他们有三匹马轮着骑,脚力绝对没问题,可是路上还是遇到了蒙古的追兵,这次来的更厉害了些,是四名蕃僧并十多个武官。宋青书和常遇春身上都有伤,并不敢与他们正面交锋,只日夜不停地一路南下。
这一日奔到了汉水边上,后面的追兵已近,饶是三匹马换着骑,也禁不住这一路劳累,马儿都累得跑不动了。常遇春便下去,随手拦过一个船家,让他载着从水路走。那船家十分激灵,远远看见后面尘土飞扬,似乎有人骑马追来,恐惹上是非,便不肯载。
如此僵持着,追兵已经到了近前,上面的人纷纷搭箭,瞬时如雨的箭势兜头射了过来。宋青书护着那个周大帅的儿子,用剑斩开近前的箭矢。
这孩子几日来经历了种种危难,见此情景,也不惊慌,一张稚嫩的脸尤其显得少年老成。青书感受到他抓在自己胸前的手微微发抖,不由安慰的看了他一眼,这孩子几日来同他们患难与共,早知道这位宋叔叔是好人,也回了他一个微笑。
青书心中一酸,这孩子也是家破人亡,现在故作坚强的样子,竟让他想起了无忌,不由爱怜非常。那边常遇春毫无遮挡,虽然也拼力抗争,背上仍是挨了两箭。若不是他护着那船家,船家此时也早死于非命了。
眼下情景已经是非常危急,常遇春急红了眼睛,还要再劝那船家载自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