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说这样的想法也得到了部下们的积极支持。
当然,李书实很清楚这其除了他的确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之外,更多的是因为这同样是一个颇为不错的扩张借口,至少是让一向没啥太大志向和动力的李书实也愿意努力一番的借口,至于最后会不会演变成大汉版的“黄袍加身”那就只有天知道。
反正别看李书实手下那一群人的心思五花八门似乎很是复杂,其实说穿了不过就是一句话:抢钱抢粮抢女人,立功升官荫妻。
只不过……
袁绍短时间内便席卷整个冀州并让其所得之地迅速安定下来的表现着实是太过霸气侧漏了些,若不是派出了赵云这支部队作为试探,并从甄家的反应嗅到了一些不好的味道,或许李书实此时所要面对的局面远没有现在这般闲,一不注意就要陷入到一个个泥潭之。
不要说李书实思想过敏,只因为不论是并州的豪强还是两河的世家,都曾经给李书实留下了太多“美好”的记忆。
所以从赵云那边得到了袁绍已经准备万全的消息后,李书实也基本上绝了短时间内染指冀州的念想,谁让他不是龙家的孩,没有那么一堆逆天的能力。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李书实才不愿意袁绍如此迅速的做大做强。
毕竟从讨董开始李书实已经和这位东汉末年的云儿之一或直接或间接交手多次,虽说可以称得上是互有胜负,甚至总体而言李书实还能稍稍占些便宜,但是一来那时候李书实并非对方的首要目标,二来也是因为那时对方不但只有区区一郡之地,思想上也还是更趋向于朝堂争斗的思维模式,同时身边的盟友们互相之间可谓是同床异梦各怀心机,别说无法做到如指臂使,就算是不要互相扯后腿这样的小小的愿望都变成了一种奢望。这样带着镣铐去跳舞的袁绍自然发挥不出自己的全部才能,被相较而言更加团结的并州占据上也只能徒呼奈何。
如今冀州入手对袁绍而言可以称得上是猛龙归大海,金鳞遇云。不论另一个位面的史书如何贬低这位在那个位面的河北霸主都无法改变的一点是,还没获得冀州的袁绍就已经拥有左右天下大事的能力,而获得了冀州的袁绍更是凭此几乎完成了属于他的霸业。
而李书实这边呢?
固然一趟西域之行完成了一步跳出局外的布局,同时削弱了北方那个难缠的邻居,减轻了来自北方的压力,之后更是接手朔州,让自己所辖之地凭空倍增,战争纵深和潜力都有着不小的提高。
但是,但可是,可但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