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有功劳,有足够的经历和能力以及武艺驾驭那些桀骜的乌丸人。请太尉大人好好考虑考虑,在下定不负陛下期望,在凉州为陛下建功立业。”
李书实的故事影响到了很多人,或许在很多人的眼中,他都成为了一出大汉版的励志题材影片——几乎没什么背景的出身,甚至还曾一度“误入歧途”,但是最终却却为大汉边塞上一名熠熠生辉的“将星”同时在太守任上做的不错,堪称一位“良吏”。
“给我一个支点,我也有能力在青史上留下自己的功绩”,这或许已经成为不少人的座右铭。
而现在,作为中山相的张纯,就在身体力行的见证着这一段激励人心的话语。
在乌丸校尉公綦稠和幽州刺史刘虞的帮助下,来到幽州征募雇佣军的张温很快便得到了三千乌丸精兵。这些士兵都是与征战的老兵,虽然只有三千之数,但是只要使用得当,就足以在战场上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对于这样的成绩,张温那是非常的开心。
不过能力越大脾气自然也就越大,这样一支强军如果没有一名强力的统帅统领的话,那么很容易便发生很多军纪上的问题,所以统帅的选择是一件要慎之又慎的事情。
理所当然的,知道事情的利害的张温自然不会出现这样的低级失误。
考虑到这些乌丸人都来自幽州,所以张温自然倾向于选择一位幽州人来担任他们的主官,这不不论沟通还是俗习惯,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这也是经过足够多的历史经验教训得来的结果。其中满满的黑历史让张温觉得耿鄙的所作所为和那些黑历史比起来都算不得什么了。
不过张温来自南阳,也没有在幽州做过县令、太守这样的官职,所以对幽州人物并不熟知,而陶谦倒是曾做过幽州刺史,但那也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他所熟悉的人才不是避世不出就是已经另有高就再不就是英年早逝,而年轻一辈他也完全两眼一抹黑。
基于这种情况,张温将这件事情拜托给了公綦稠和刘虞两人,希望比较熟悉幽州俊杰的两人能够推荐一些人才,比起来自京城的张温,这两个人显然应该更加胜任这一任务。
只是张温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番好意最后却演变成了一场麻烦,其影响力甚至到了董卓上台,不,或者说一直到袁绍统一北方才算是彻底完结。
作为乌丸校尉的公綦稠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军人,而且这次又是推荐领兵前往西北的援军主将,所以他自然更加倾向于在那些年轻的军官之中寻找,并最终选择了当时任骑都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